范縝

范縝

南北朝

范縝(約450年—515年),字子真,漢族,南鄉(xiāng)舞陰人。南北朝時期著名的唯物主義思想家、道家代表人物、杰出的無神論者。入南齊后出仕,歷任寧蠻主簿、尚書殿中郎、領(lǐng)軍長史,宜都太守。蕭衍建立南梁后,任晉安太守、尚書左丞,后因王亮一事被流放廣州,終官中書郎、國子博士。范縝一生坎坷,然而他生性耿直,不怕威脅利誘,其哲學(xué)著作《神滅論》,繼承和發(fā)揚了荀況、王充等人的唯物論思想,是中國古代思想發(fā)展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不朽作品。

人物生平

  早年經(jīng)歷

  范縝出生于南陽舞陰(今河南省泌陽縣羊冊鎮(zhèn)古城一帶)的一個士族家庭,先祖為西晉名臣范晷,至東晉安北將軍范汪,始移居江南。南北朝后,南陽范氏家族開始衰落,幾乎無人有高官顯爵。

  祖父范璩之,劉宋時官至中書郎。父親范濛,劉宋時奉朝請,在范縝生下后不久就病故,故范縝自幼家境貧寒,與母親相依為命,并以孝謹(jǐn)聞名。

  青年向?qū)W

  范縝少孤貧而好學(xué),十多歲時,到千里之外的沛郡相縣(今安徽宿縣)求學(xué),拜名儒劉瓛為師。范縝勤奮好學(xué),善于獨立思考,成績遠(yuǎn)超同門學(xué)友,劉瓛因而十分鍾愛他,并親自為他行加冠禮。

  劉瓛學(xué)術(shù)地位很高,頗有聲望,門生大多是“車馬貴游”的權(quán)貴子弟,錦衣玉食,狂妄自大。范縝在從學(xué)的數(shù)年中,經(jīng)常布衣草鞋,步行攻讀,但卻并未因此自卑自愧。相反,他生性倔強耿直,不肯向權(quán)貴低頭,敢于發(fā)表“危言高論”,同窗士友都畏他三分,因而他也受到眾人的疏遠(yuǎn)和冷落。

  范縝成人后,博通經(jīng)術(shù),對“三禮”(《周禮》、《儀禮》、《禮記》)造詣頗深。在諸多的士人中,他只與外弟蕭琛情投意合。蕭琛以能言善辯知名,也每每為范縝的言簡意明、通達(dá)要旨的議論所折服。

  仕途之路

  泰始三年(467年),北魏大舉南侵,沛郡淪陷,北方人民紛紛南逃,范縝也離開相縣前往建業(yè)(今南京)。范縝到建業(yè)以后,一度向當(dāng)局提出過政治改革的建議,但未能得到回應(yīng)。劉宋時期,范縝很不得志,聰明才智和滿腹經(jīng)綸無處施展。懷才不遇使他未老先衰,二十九歲時已白發(fā)皤然,遂寫下了《傷暮詩》、《白發(fā)詠》,抒發(fā)內(nèi)心的憤憤不平,寄托不屈服厄運之志。

  建元元年(479年),握有軍政實權(quán)的蕭道成奪取了劉宋政權(quán),建立南齊。為鞏固統(tǒng)治,蕭齊政權(quán)起用了一批新人,范縝也由此踏上了仕途,仕齊任寧蠻主簿,后遷為尚書殿中郎。

  齊武帝永明年間(483年—493年),蕭齊與北魏和親通好,范縝作為使者出訪北魏,他淵博的知識和機敏的智慧,博得了北魏朝野的尊重和贊嘆。

  反佛辯論

  南北朝是佛教興盛的時代,輪回報應(yīng)的宗教思想,存在于社會的各個角落。齊竟陵王蕭子良,精信佛教,常聚會名僧,講論佛典;同時在京都雞籠山西邸官舍禮賢納士,交游賓客,聚會文學(xué)名士。蕭衍、沈約等“竟陵八友”,以及范縝等仕人,都游于其門。這些名士多為佛門信徒,篤信因果報應(yīng),唯有范縝對這此嗤之以鼻,大唱反調(diào),盛稱無佛。

  永明七年(489年),以竟陵王蕭子良為首的佛門信徒與范縝展開了一場大論戰(zhàn)。蕭子良問范縝說:“你不信因果報應(yīng)說,那么為什么會有富貴貧賤之分?”范縝答道:“人生如同樹上的花同時開放,隨風(fēng)飄落,有的花瓣由于風(fēng)拂簾帷而飄落在廳屋內(nèi),留在茵席上;有的花瓣則因籬笆的遮擋而掉進糞坑中。殿下就猶如留在茵席上的花瓣,下官就是落于糞坑中的花瓣。貴賤雖然不同,但哪有什么因果報應(yīng)呢?”蕭子良不以為然,但駁不倒范縝這番有理有據(jù)的答辯,無言以對。

  經(jīng)過這次交鋒后,范縝認(rèn)為有必要將自己的觀點加以系統(tǒng)整理和闡述,于是寫出了《神滅論》一文,提出“形存神存,形謝神滅”的無神論觀點?!渡駵缯摗纷プ×藭r弊,擊中了佛教的痛處。甫一問世,士林爭相傳抄,朝野一片嘩然。蕭子良調(diào)集眾僧名士,軟硬兼施,輪番圍攻范縝。

  佛門信徒太原名士王琰,借儒家孝道為武器,撰文立著,企圖讓范縝無法回答,就帶著嘲諷的口吻說:“哎呀!范先生,你竟然不知道你祖先的神靈在什么地方!”范縝則反問:“哎呀!王先生,你既然知道你祖先的神靈在什么地方,怎么不自殺去追隨祖先的神靈呢?”這一反問,倒使王琰啞口無言,敗下陣來。由于難以辯倒范縝,蕭子良便打算用權(quán)利來拉攏,就派名士王融到范縝那兒,企圖用官位利誘,范縝不為所動。

  坎坷晚年

  齊明帝建武中葉(494年—498年),范縝出尚書省,遷領(lǐng)軍長史,改任宜都太守,仍堅持神滅論,不信鬼神。轄境夷陵(今湖北宜昌)有伍相廟、唐漢三神廟、胡里神廟,當(dāng)?shù)厝撕V信三廟有神靈,經(jīng)常祭祀。范縝在任期間,下令斷其香火,嚴(yán)禁祭祀活動。其后不久,因母親去世,范縝辭官守喪,自此至梁初,他一直未出仕任官,居住在南州。

  永元三年(501年),梁武帝蕭衍乘南齊政局極端混亂,自襄陽舉兵東下,至南州,范縝喪服出迎。蕭衍與范縝有同在蕭子良西邸共事的舊情,見范縝迎接非常高興,平定建康后,便委任范縝為晉安太守。范縝在任四年,清廉節(jié)儉,除俸祿以外一無所取。

  天監(jiān)三年(504年),梁武帝下詔尊佛,南朝佛教進入了全盛時期。天監(jiān)四年(505年),朝廷任命范縝為尚書左丞。范縝離任回京前,將所有財產(chǎn)都贈與了前尚書令王亮。王亮是王導(dǎo)六世孫,南齊時,與范縝曾同為尚書殿中郎,二人結(jié)為好友,后因?qū)ξ涞鄄痪?,被削為庶人。范縝亦因此事被牽連,謫徙廣州。流放期間,范縝不顧處境危險,再次將《神滅論》充實完善,修訂成稿,并在親友間傳播。

  天監(jiān)六年(507年),范縝被調(diào)回京師,任中書郎、國子博士。范縝返京后,因反佛一事再次被推到風(fēng)口浪尖。梁武帝頒發(fā)《敕答臣下神滅論》,大僧正法云將武帝敕旨傳抄王公朝貴,并作《與王公朝貴書》,響應(yīng)者有臨川王蕭宏等六十四人。蕭琛、曹思文、沈約亦著文反駁。范縝對此毫不示弱,遂將《神滅論》改寫成賓主問答體,共設(shè)三十一個問答,同時沉著應(yīng)戰(zhàn),據(jù)理駁斥。在這場論戰(zhàn)中,范縝“辯摧眾口,日服千人”,最終以勝利者的姿態(tài)出現(xiàn)。

  天監(jiān)十四年左右(515年),范縝病逝,壽約六十五歲。

范縝的詩文

  • 修竹苞生兮山之嶺。繽紛葳蕤兮下交陰。木蘢叢兮巍峨。

    川澤泱漭兮云霧多。悲猿鳴噪兮嘯儔侶。攀折芳條兮聊停佇。

    夫君兮不還。蕙華不凋殘。歲晏兮憂未開。草蟲鳴兮凄凄。

    蕭兮森兮玄澗深。悵徬徨兮沈吟。紛紛庵薆。窮巖穴兮。

    熊窟幽林。杳冥兮吁可畏。嵚崟兮傾欹。飛泉兮激沫。

    散漫兮淋漓。弱蘿兮修葛?;ヂ忾L枝。綠林兮被崖。

    隨風(fēng)兮紛披。猛獸兮封狐。眈眈兮視余。扶藤兮直上。

    巖巖兮嶷嶷。霏霏兮敷敷。赤豹兮文貍。攀騰兮相追。

    思慕公子兮心遲遲。寒風(fēng)厲兮鴟梟吟。鳥悲鳴兮離其群。

    公子去兮親與親。行露厭浥兮似中人。

范縝的名句

熱門詩人

納蘭性德 鄭燮 白樸 馬致遠(yuǎn) 王安石 黃庭堅 蘇軾 楊萬里 劉克莊 陸游 歐陽修 朱熹 陳著 辛棄疾 張孝祥 秦觀 吳潛 劉辰翁 范仲淹 晏殊 吳文英 晏幾道 朱敦儒 柳永 周邦彥 程垓 賀鑄 李清照 周敦頤 文天祥 岳飛 李煜 陸龜蒙 韋應(yīng)物 李商隱 元稹 劉禹錫 齊己 李白 白居易 杜甫 張籍 姚合 許渾 杜牧 皎然 劉長卿 貫休 賈島 溫庭筠 孟郊 王維 韓愈 王建 錢起 岑參 羅隱 鄭谷 杜荀鶴 方干 孟浩然 戴叔倫 權(quán)德輿 韓偓 皮日休 張祜 韋莊 皇甫冉 張喬 張說 吳融 盧綸 李嶠 王昌齡 顧況 宋之問 高適 司空圖 李端 趙嘏 柳宗元 張九齡 李賀 韓翃 馬戴 王勃 賀知章 酈道元 陶淵明 屈原 左丘明 司馬遷 曹操 曹植 諸葛亮 卓文君

詩詞類型

抒情 寫景 寫人 山水 詠物 婉約 春天 送別 秋天 離別 愛情 思鄉(xiāng) 愛國 懷古 哲理 節(jié)日 友情 邊塞 閨怨 戰(zhàn)爭 梅花 豪放 田園 月亮 夏天 勵志 冬天 重陽 悼亡 中秋 七夕 荷花 元宵節(jié) 寒食節(jié) 地名 清明節(jié) 春節(jié) 菊花 端午節(jié) 黃河 惜時 讀書 兒童 民謠 憂民 長江 母親 老師 寫風(fēng) 寫山

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wǎng)絡(luò)或由網(wǎng)友提供,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將立即處理!

Copyright © 2020-2023 795造句詞典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019715號-29

免責(zé)聲明:本站非營利性站點,以方便網(wǎng)友為主,僅供學(xué)習(xí)。合作/投訴聯(lián)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