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延巳

馮延巳

五代

馮延巳 (903--960)又名延嗣,字正中,五代廣陵(今江蘇省揚(yáng)州市)人。在南唐做過宰相,生活過得很優(yōu)裕、舒適。他的詞多寫閑情逸致辭,文人的氣息很濃,對北宋初期的詞人有比較大的影響。宋初《釣磯立談》評其“學(xué)問淵博,文章穎發(fā),辯說縱橫”,其詞集名《陽春集》。

人物生平

  南唐開國時,因為多才藝,先主李昪任命他為秘書郎,讓他與太子李璟交游。后來李璟為元帥,馮延巳在元帥府掌書記。李璟登基的第二年,即保大二年(944年),就任命馮延巳為翰林學(xué)士承旨。到保大四年(946年),馮延巳終于登上了宰相的寶座。第二年,陳覺、馮延魯舉兵進(jìn)攻福州,結(jié)果死亡數(shù)萬人,損失慘重。李璟大怒,準(zhǔn)備將陳覺、馮延魯軍法處死。馮延巳為救兩人性命,引咎辭職,改任太子太傅。保大六年(948年),出任撫州節(jié)度使。在撫州呆了幾年,也沒有做出什么政績。到了保大十年(952),他再次榮登相位。

  延巳當(dāng)政期間,先是進(jìn)攻湖南,大敗而歸。后是淮南被后周攻陷,馮延魯兵敗被俘,另一宰相孫晟出使后周被殺。958年,馮延巳被迫再次罷相。當(dāng)時朝廷里黨爭激烈,朝士分為兩黨,宋齊丘、陳覺、李征古、馮延巳等為一黨,孫晟、常夢錫、韓熙載等人為一黨。幾次兵敗,使得李璟痛下決心,鏟除黨爭。于958年下詔,歷數(shù)宋齊丘、陳覺、李征古之罪,宋齊丘放歸九華山,不久就餓死在家中,陳覺、李征古被逼自殺。至此,宋黨覆沒。而馮延巳屬于宋黨,居然安然無恙,表明李璟對馮延巳始終信任不疑,也可能是馮延巳作惡不多。罷相兩年后,即公元960年,馮延巳因病去世,終年五十八歲。也就是這一年,趙匡胤奪取天下,建立起北宋王朝。再過一年(961),李璟去世,李煜即位。

評價

展開閱讀全文 ∨

馮延巳的詩文

  • 風(fēng)帶寒,枝正好,蘭蕙無端先老。情悄悄,夢依依,

    離人殊未歸¤

    褰羅幕,憑朱閣,不獨(dú)堪悲搖落。月東出,雁南飛,

    誰家夜搗衣?

    夜初長,人近別,夢覺一窗殘月。鸚鵡臥,蟪蛄鳴,

    西風(fēng)寒未成¤

    紅蠟燭,彈棋局,床上畫屏山綠。褰繡幌,倚瑤琴,

    前歡淚滴襟。

    玉爐煙,紅燭淚,偏對畫堂秋思。眉翠薄,鬢云殘,

    夜長衾枕寒¤

    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最苦。一葉葉,一聲聲,

    空階滴到明。

  • 玉鉤鸞柱調(diào)鸚鵡,宛轉(zhuǎn)留春語。云屏冷落畫堂空,

    薄晚春寒、無奈落花風(fēng)¤

    搴簾燕子低飛去,拂鏡塵鶯舞。不知今夜月眉彎,

    誰佩同心雙結(jié)、倚闌干。

    春風(fēng)拂拂橫秋水,掩映遙相對。只知長作碧窗期,

    誰信東風(fēng)、吹散彩云飛¤

    銀屏夢與飛鸞遠(yuǎn),只有珠簾卷。楊花零落月溶溶,

    塵掩玉箏弦柱、畫堂空。

  • 一彎初月臨鸞鏡。云鬢鳳釵慵不整。珠簾靜。重樓迥。

    惆悵落花風(fēng)不定。

    綠煙低柳徑。何處轆轤金井。昨夜更闌酒醒。春愁勝卻病。

  • 金絲帳煖牙床穩(wěn),懷香方寸。輕顰輕笑,汗珠微透,柳沾花潤。

    云鬟斜墜,春應(yīng)未已,不勝嬌困。半欹犀枕,亂纏珠被,轉(zhuǎn)羞人問。

  • 芳草滿園花滿目,簾外微微,細(xì)雨籠庭竹。楊柳千條珠□□,碧池波縐鴛鴦浴。

    窈窕人家顏似玉,弦管泠泠,齊奏云和曲。公子歡筵猶未足,斜陽不用相催促。

  • 霜落小園瑤草短,瘦葉和風(fēng),惆悵芳時換。懊恨年年秋不管,朦朧如夢空腸斷。

    獨(dú)立荒池斜日岸,墻外遙山,隱隱連天漢。忽憶當(dāng)年歌舞伴,晚來雙臉啼痕滿。

  • 秋入蠻蕉風(fēng)半裂,狼籍池塘,雨打疏荷折。繞砌□聲芳草歇,愁腸學(xué)盡丁香結(jié)。

    回首西南看晚月,孤雁來時,塞管聲嗚咽。歷歷前歡無處說,關(guān)山何日休離別。

  • 叵耐為人情太薄,幾度思量,真擬渾拋卻。新結(jié)同心香未落,怎生負(fù)得當(dāng)初約。

    休向尊前情索莫,手舉金□,憑仗深深酌。莫作等閑相斗作,與君保取長歡樂。

  • 當(dāng)時心事偷相許,宴罷蘭堂腸斷處。挑銀燈,扃珠戶,繡被微寒值秋雨。

    枕前各淚語,驚覺玉籠鸚鵡。一夜萬般情緒,朦朧天欲曙。

  • 蘭房一宿還歸去,底死謾生留不住。枕前語,記得否,說盡從來兩心素。

    同心牢記取,切莫等閑相許。后會不知何處,雙棲人莫妒。

馮延巳的名句

熱門詩人

納蘭性德 鄭燮 白樸 馬致遠(yuǎn) 王安石 黃庭堅 蘇軾 楊萬里 劉克莊 陸游 歐陽修 朱熹 陳著 辛棄疾 張孝祥 秦觀 吳潛 劉辰翁 范仲淹 晏殊 吳文英 晏幾道 朱敦儒 柳永 周邦彥 程垓 賀鑄 李清照 周敦頤 文天祥 岳飛 李煜 陸龜蒙 韋應(yīng)物 李商隱 元稹 劉禹錫 齊己 李白 白居易 杜甫 張籍 姚合 許渾 杜牧 皎然 劉長卿 貫休 賈島 溫庭筠 孟郊 王維 韓愈 王建 錢起 岑參 羅隱 鄭谷 杜荀鶴 方干 孟浩然 戴叔倫 權(quán)德輿 韓偓 皮日休 張祜 韋莊 皇甫冉 張喬 張說 吳融 盧綸 李嶠 王昌齡 顧況 宋之問 高適 司空圖 李端 趙嘏 柳宗元 張九齡 李賀 韓翃 馬戴 王勃 賀知章 酈道元 陶淵明 屈原 左丘明 司馬遷 曹操 曹植 諸葛亮 卓文君

詩詞類型

抒情 寫景 寫人 山水 詠物 婉約 春天 送別 秋天 離別 愛情 思鄉(xiāng) 愛國 懷古 哲理 節(jié)日 友情 邊塞 閨怨 戰(zhàn)爭 梅花 豪放 田園 月亮 夏天 勵志 冬天 重陽 悼亡 中秋 七夕 荷花 元宵節(jié) 寒食節(jié) 地名 清明節(jié) 春節(jié) 菊花 端午節(jié) 黃河 惜時 讀書 兒童 民謠 憂民 長江 母親 老師 寫風(fēng) 寫山

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wǎng)絡(luò)或由網(wǎng)友提供,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將立即處理!

Copyright © 2020-2023 795造句詞典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019715號-29

免責(zé)聲明:本站非營利性站點,以方便網(wǎng)友為主,僅供學(xué)習(xí)。合作/投訴聯(lián)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