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鉉

徐鉉

唐代

徐鉉(916年—991年)南唐,北宋初年文學(xué)家、書法家。字鼎臣,廣陵(今江蘇揚(yáng)州)人。歷官五代吳校書郎、南唐知制誥、翰林學(xué)士、吏部尚書,后隨李煜歸宋,官至散騎常侍,世稱徐騎省。淳化初因事貶靜難軍行軍司馬。曾受詔與句中正等校定《說文解字》。工于書,好李斯小篆。與弟徐鍇有文名,號稱“二徐”;又與韓熙載齊名,江東謂之“韓徐”。

主要成就

古文

  徐鉉的文章承晚唐駢儷之風(fēng),而體格孤秀。他為李煜所作墓志銘,立言得體,《宋文鑒》曾錄此銘。著有《騎省集》(即《徐公文集》)三十卷,由女婿吳淑編集。前20卷是在南唐作官時寫的,后10卷為入宋后所作。有《四部叢刊》影印黃丕烈校舊抄本30卷,附錄1卷。近人徐乃昌翻刻宋本,附《補(bǔ)遺》1卷、《??庇洝?卷。另有《學(xué)津討原》、《津逮秘書》等。徐鉉好談神怪,有門客蒯亮乃江東布衣,九十余歲,好大言夸誕,所言皆載入《稽神錄》。

  徐鉉在南唐時,文章議論與韓熙載齊名,稱“韓徐”,又與弟徐鍇俱精通文字學(xué),號“大小徐”。曾與句中正等共同校訂《說文解字》,增補(bǔ)19字入正文,又補(bǔ)402字附于正文后。經(jīng)他們校訂增補(bǔ)的世稱“大徐本”。

書法

  徐鉉長于書法,喜好李斯小篆,隸書也較出色。宋代歐陽修《集古錄跋尾·泰嶧山刻石》載:“昔徐鉉在江南,以小篆馳名,鄭文寶其門人也,嘗受學(xué)于鉉,亦見稱于一時?!鼻宕T武稱其:“善小篆,映日視之,畫之中心,有一縷濃墨,正當(dāng)其中,至于曲折處,亦當(dāng)中,無有偏側(cè);乃筆峰直下不側(cè),故鋒常在畫中?!焙邶埥〔┪镳^藏有他的《篆書千字文殘卷》(宋摹本)。徐鉉的行書也頗為人稱道,代表做《私誠帖》現(xiàn)藏臺北故宮博物院。全篇結(jié)構(gòu)平穩(wěn),但又不掉趣味,書風(fēng)含蓄天然,開宋人尚意書風(fēng)的先河。

詩作

  徐鉉的詩平易淺切,真率自然,不押險韻,不用奇字,頗近白居易詩風(fēng)。其《貶官秦州出城作》、《送王四十五歸東都》、《寄高郵陳郎中》等詩,均能出自肺腑,情到語流,無生澀雕琢之病。相傳徐鉉文思敏捷,凡有撰作,常不喜預(yù)作,有想請他寫文章的人,臨事來請,他執(zhí)筆立就。徐鉉曾說,“文速則意思敏壯,緩則體勢疏慢”(《郡齋讀書志》),所以他的詩流暢有余而深警不足。但也時出雋句,如:“井泉生地脈,砧杵共秋聲”(《喜李少保卜鄰詩》),足見其思致閑遠(yuǎn),意味深長。
主要作品

人物生平

  先世會稽(今浙江紹興)人,后遷居廣陵。父延休,官江都少尹。徐鉉十歲能屬文,宅居棲霞寺側(cè)。

  初事南唐,歷官御史大夫、率更令、右散騎常侍,官至吏部尚書。宋開寶七年(974年),趙匡胤令大將曹彬伐南唐。徐鉉曾二度奉李煜之命使宋,謀求和平,告太祖曰:“煜事陛下,如子事父,未有過失,奈何見伐?”太祖道:“汝以為父子分兩家,可乎?”鉉不能對。十一月,徐鉉、周惟簡再次入奏,徐鉉道:“李煜因病未任朝謁,非敢拒詔也,乞緩兵以全一邦之命?!逼溲詷O懇切,與太祖辯,反復(fù)再三,聲氣愈厲。趙匡胤辯不過,拔劍而起,怒斥徐鉉:“不須多言!江南國主何罪之有?只是一姓天下,臥榻之側(cè),不容他人酣睡!”徐鉉不敢再言。

  南唐亡后,隨李煜入觀宋太祖,命為率更令。累官至散騎常侍。博學(xué)多才,有一只象斃命,取膽不獲。鉉曰:“于前左足求之?!惫?。召問鉉,對曰:“象膽隨四時在足,今方二月,故知之。”徐鉉曾奉旨與句中正、葛湍、王惟恭等同?!墩f文解字》,于宋太宗雍熙三年(986年)完成并雕版流布,世稱“大徐本”,又曾編纂《文苑英華》、《太平廣記》等。太平興國三年(978年),徐鉉奉宋太宗之命探視李煜,李煜嘆息:“當(dāng)初我錯殺潘佑、李平,悔之不已!”徐鉉退而告之,宋太宗聞之大怒,賜李煜自盡。淳化二年(991年),遭廬州女僧道安誣,被貶謫為靜難行軍司馬(屬邠州)。邠州苦寒,終不御毛褐,致冷疾(風(fēng)寒),八月二十六日“晨起,方冠帶,遽索筆手疏,約束后事,又別署曰:‘道者,天地之母?!瘯櫠洌昶呤?。”

徐鉉的詩文

  • 敞麗譙,披綺寮。

    歌聲和夜漏,火樹似花朝。

  • 古來賢達(dá)士,馳鶩唯群書。非禮誓弗習(xí),違道無與居。

    儒家若迂闊,遂將世情疏。吾友嗣世德,古風(fēng)藹有馀。

    幸遇漢文皇,握蘭佩金魚。俯視長沙賦,凄凄將焉如。

  • 新安風(fēng)景好,時令肅轅門。身貴心彌下,功多口不言。

    韜鈐家法在,儒雅素風(fēng)存。簪履陪游盛,鄉(xiāng)閭俗化敦。

    臨窗山色秀,繞郭水聲喧。織絡(luò)文章麗,矜嚴(yán)道義尊。

    樓臺秋月靜,京庾晚云屯。曉吹傳衙鼓,晴陽展信幡。

    一篇貽友好,千里倍心論。未見歸驂動,空能役夢魂。

  • 微云疏雨淡新秋,曉夢依稀十二樓。故作別離應(yīng)有以,

    擬延更漏共無由。那教人世長多恨,未必天仙不解愁。

    博望苑中殘酒醒,香風(fēng)佳氣獨(dú)遲留。

  • 已開山館待抽簪,更要巖泉欲洗心。常被松聲迷細(xì)韻,

    忽流花片落高岑。便疏淺瀨穿莎徑,始有清光映竹林。

    何日煎茶醞香酒,沙邊同聽暝猿吟。

  • 梁王舊館枕潮溝,共引垂藤系小舟。樹倚荒臺風(fēng)淅淅,

    草埋欹石雨修修。門前不見鄒枚醉,池上時聞雁鶩愁。

    節(jié)士逢秋多感激,不須頻向此中游。

  • 王事信靡盬,飲冰安足辭。胡為擁征傳,乃至天南陲。

    天南非我鄉(xiāng),留滯忽逾時。還經(jīng)羽人家,豁若云霧披。

    何以寬吾懷,老莊有微詞。達(dá)士無不可,至人豈偏為。

    客愁勿復(fù)道,為君吟此詩。

  • 仙馭期難改,坤儀道自光。閟宮新表德,沙麓舊膺祥。

    素帟堯門掩,凝笳畢陌長。東風(fēng)慘陵樹,無復(fù)見親桑。

    永樂留虛位,長陵啟夕扉。返虞嚴(yán)吉仗,復(fù)土掩空衣。

    功業(yè)投三母,光靈極四妃。唯應(yīng)彤史在,不與露花晞。

    隱隱閶門路,煙云曉更愁??照敖疠`出,非是濯龍游。

    德感人倫正,風(fēng)行內(nèi)職修。還隨偶物化,同此思軒丘。

  • 東觀時間暇,還修喻蜀書。

    雙旌馳縣道,百越從軺車。

    桂蠹晨餐罷,貪泉訪古初。

    春江多好景,莫使醉吟疏。

  • 南朝人物古猶今,只恐前身是道林。

    處處經(jīng)行常自適,不妨譚笑不妨吟。

徐鉉的名句

熱門詩人

納蘭性德 鄭燮 白樸 馬致遠(yuǎn) 王安石 黃庭堅 蘇軾 楊萬里 劉克莊 陸游 歐陽修 朱熹 陳著 辛棄疾 張孝祥 秦觀 吳潛 劉辰翁 范仲淹 晏殊 吳文英 晏幾道 朱敦儒 柳永 周邦彥 程垓 賀鑄 李清照 周敦頤 文天祥 岳飛 李煜 陸龜蒙 韋應(yīng)物 李商隱 元稹 劉禹錫 齊己 李白 白居易 杜甫 張籍 姚合 許渾 杜牧 皎然 劉長卿 貫休 賈島 溫庭筠 孟郊 王維 韓愈 王建 錢起 岑參 羅隱 鄭谷 杜荀鶴 方干 孟浩然 戴叔倫 權(quán)德輿 韓偓 皮日休 張祜 韋莊 皇甫冉 張喬 張說 吳融 盧綸 李嶠 王昌齡 顧況 宋之問 高適 司空圖 李端 趙嘏 柳宗元 張九齡 李賀 韓翃 馬戴 王勃 賀知章 酈道元 陶淵明 屈原 左丘明 司馬遷 曹操 曹植 諸葛亮 卓文君

詩詞類型

抒情 寫景 寫人 山水 詠物 婉約 春天 送別 秋天 離別 愛情 思鄉(xiāng) 愛國 懷古 哲理 節(jié)日 友情 邊塞 閨怨 戰(zhàn)爭 梅花 豪放 田園 月亮 夏天 勵志 冬天 重陽 悼亡 中秋 七夕 荷花 元宵節(jié) 寒食節(jié) 地名 清明節(jié) 春節(jié) 菊花 端午節(jié) 黃河 惜時 讀書 兒童 民謠 憂民 長江 母親 老師 寫風(fēng) 寫山

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wǎng)絡(luò)或由網(wǎng)友提供,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將立即處理!

Copyright © 2020-2023 795造句詞典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019715號-29

免責(zé)聲明:本站非營利性站點(diǎn),以方便網(wǎng)友為主,僅供學(xué)習(xí)。合作/投訴聯(lián)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