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恃才放曠造句
“恃才放曠”的解釋
恃才放曠[shì cái fàng kuàng] 倚仗著自己的才能而無拘無束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72回:“楊修為人恃才放曠,數犯曹操之忌?!?/p>
用“恃才放曠”造句
1、 少年而有才,風儀也甚為出眾,這樣的年輕人恃才放曠的多,像他這樣謙恭溫潤的可是不多見。
2、 方明,這人只讀了幾年書,就恃才放曠,視錢如命粗俗無比,只不過是湊巧聽過這對面而已,不必放在心上。
3、 恃才放曠,最終釀成了自己的悲劇。
4、 老人并不恃才放曠,不但通古知今,還關心時政,有時候賈鵬這個大學生都辯論不過他。
5、 言語間充斥了侮辱性字眼,對別人的不屑等等,這是恃才放曠?老子天下第一?霸氣泄露?***?好吧,你們贏了。
6、 昆侖派弟子個個恃才放曠,心高氣傲,總是一副自以為天下第一的樣子。
7、 羅勛聽了來人報信,著實吃驚不小,可貴族的涵養(yǎng)和恃才放曠的個性不允許他做出有悖禮儀的行為。
8、 他或許只是恃才放曠而已;我不甚喜愛這份張揚,也不得不接受他的張揚。
9、 即便韓風笑有些才華,也必定是個恃才放曠的狂生。
10、 我不知道諸位心中的面包君我到底是一個怎么樣的形象,什么恃才放曠的面包君也聽的多了。
11、 強者心態(tài),并不是說以一種高傲的身份自居,看不起朋友或對手,以一種居高臨下的態(tài)度與人交流,甚至恃才放曠。
12、 這剛剛講到要點,芙娜身為精靈人,對付脈獸可是很有小招數的,別說林辰,就連恃才放曠自傲的風云傲也聽得很仔細!“蓬蓬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