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反唇相稽造句
“反唇相稽”的解釋
反唇相稽[fǎn chún xiāng jī] 反唇:回嘴;頂嘴;稽:爭論;計較。受到指責不服氣;抓住對方話把;反過來責問對方。 漢 賈誼《治安策》:“婦姑不相說(悅),則反唇而相稽?!?/p>
用“反唇相稽”造句
1、平時心高氣傲的小美,這次被詰問時居然沒有反唇相稽,實在有點出乎眾人意料之外。
2、對父母的責罵,做兒女的不應反唇相稽。
3、他不甘示弱馬上反唇相稽,這下子倆人鬧了個半紅臉。
4、雖然對方的口氣不太友善,他卻沒有反唇相稽,只是耐心地繼續(xù)說下去。
5、這兩個人是死對頭,時常因為意見不合而反唇相稽,互相責難。
6、老王的話還未說完,就遭到老李的反唇相稽,兩人因此吵了起來。
7、他不是個可以說服的人.不論我們說什么,他都得反唇相稽.
8、凱瑟琳待要反唇相稽,忽地語塞;可能想起適才和張少寒手牽著手,甚至不久前在地穴中的親密情況,俏臉一紅,避過高瘦青年目光,轉向張少寒道:走!不要理這班混蛋。
9、老田被他反唇相稽的氣噎喉堵,在一旁咋舌搖頭。
10、主、島主都是粗豪漢子,立即反唇相稽,一時山頭上呼喝叱罵之聲,響成一片。
11、天生見對方并沒報出姓名,卻反唇相稽,不禁懷有敵意地道:“雖非私有,但在下久居此谷,自然算是這里的主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