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至死不悟造句

“至死不悟”的解釋

至死不悟[zhì sǐ bù wù] 到死都不覺悟。形容頑固不化。悟:醒悟。 晉 葛洪《抱樸子》:“求乞福愿,冀其必得,至死不悟,不亦哀哉?”

用“至死不悟”造句

1、那些屢教不改,至死不悟的犯罪分子,最終難逃法網(wǎng)。

2、這哪算?不過是幾個化石老太婆至死不悟的怨念而已。

3、靜坐數(shù)十載,默背萬卷經(jīng),固執(zhí)以坐,日燒干鍋,至死不悟,實可悲可嘆矣。

4、可笑又可悲的是,崇禎帝至死不悟自己中了皇太極反間計,甚至連入清后生活了三十多年的明末大才子張岱(寫《陶庵夢憶》那位),也在書中把袁崇煥列為明朝逆臣。

5、以旁門小法,易為見功,而俗流多得,互相傳授,至死不悟,遂成風(fēng)俗,而敗壞大道。

6、整天只是吃齋念佛,不積極治病,致使病情日益加重,可他還至死不悟

7、世人致目虛幻,無不叩頭焚香,頂禮膜拜,枯坐禪定,日燒干鍋,至死不悟,可悲可嘆矣。

熱門造句

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wǎng)絡(luò)或由網(wǎng)友提供,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將立即處理!

Copyright © 2020-2023 795造句詞典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019715號-29

免責聲明:本站非營利性站點,以方便網(wǎng)友為主,僅供學(xué)習(xí)。合作/投訴聯(lián)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