韨
fúㄈㄨˊ- 拼音fú
- 注音ㄈㄨˊ
- 部首韋
- 總筆畫9畫
- 部外筆畫5畫
- 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
- 筆順編碼115213544
- 筆順順序橫/橫/橫折鉤/豎/橫/撇/橫撇/橫鉤/捺/點(diǎn)
- 統(tǒng)一碼基本區(qū) U+97E8
- 五筆fnhc|fnhy
- 倉頡qsike
- 鄭碼bixs
- 四角53047
- 異體字巿 袚 韍
“韨”字的意思
1.古代祭服前面的護(hù)膝圍裙,用熟皮做成。
2.古代系璽印的絲繩。
“韨”字的基本解釋
● 韨
(韍)
fú ㄈㄨˊ
古代祭服的蔽膝:“服天子~冕”。
英語 a leather knee-pad worn during sacrifices
德語 Knieschützer (S)
法語 genouillère,genouillère
“韨”字的詳細(xì)解釋
詳細(xì)字義
◎ 韨 fú
〈名〉
(1) (形聲。從“韋”,表示與皮革有關(guān)。本義:古代貴族祭祀時(shí)戴的蔽膝,用熟皮做成,遮在膝前)
(2) 同本義 [knee hide used in the ceremony of sacrifice]
有虞氏服韨。——《禮記·明堂位》
一命緼韨幽衡?!抖Y記·玉藻》
受綠袞冕衣裳?!稘h書·王莽傳上》
又如:韨冕(敝膝和帽子)
(3) 系印璽的絲帶。也作“紱” [silk ribbon]
韨?cè)缦鄧??!稘h書·王莽傳》。注:“組也?!?/p>
又如:璽紼(印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