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
zhī,zhìㄓ|ㄓˋ- 拼音zhī,zhì
- 注音ㄓ|ㄓˋ
- 部首矢
- 總筆畫8畫
- 部外筆畫3畫
- 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
- 筆順編碼31134251
- 筆順順序撇/橫/橫/撇/點/豎/橫折/橫
- 統(tǒng)一碼基本區(qū) U+77E5
- 五筆tdkg
- 倉頡okr
- 鄭碼maj
- 四角86800
- 異體字智
“知”字的意思
1.曉得,明了:~道?!ㄖ?。~覺(有感覺而知道)。良~?!松迫巍毓省??!y而進(jìn)。~情達(dá)理。
2.使知道:通~?!?。
3.學(xué)識,學(xué)問:~識,求~。無~。
4.主管:~縣(舊時的縣長)。~府?!荨!e(指主管招待賓客的人。亦稱“知客”)。
5.彼此了解:相~?!簟!?。
6.彼此了解、交好的人:故~(老朋友)。
[zhì]古同“智”,智慧。
“知”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知
zhī ㄓˉ
曉得,明了:~道?!ㄖ??!X(有感覺而知道)。良~?!松迫巍毓省?。~難而進(jìn)。~情達(dá)理。使知道:通~?!?。學(xué)識,學(xué)問:~識,求~。無~。主管:~縣(舊時的縣長)。~府?!荨!e(指主管招待賓客的人。亦稱“知客”)。彼此了解:相~?!??!?。彼此了解、交好的人:故~(老朋友)。其它字義
● 知
zhì ㄓˋ
◎ 古同“智”,智慧。
英語 know, perceive, comprehend
德語 wissen (V)
法語 savoir,connatre,connaissances
“知”字的詳細(xì)解釋
詳細(xì)字義
◎ 知 zhī
〈動〉
(1) (會意。小篆字形,從口矢。 段玉裁:“識敏,故出于口者疾如矢也?!币馑际?認(rèn)識、知道的事物,可以脫口而出。本義:知道)
(2) 同本義 [know]
知,識也。——《玉篇》
知汝遠(yuǎn)來應(yīng)有意?!啤?韓愈《左遷至藍(lán)關(guān)示侄孫湘》
心徹為知?!肚f子·外物》
留侯曰:“陛下不知乎?此謀反耳。——《史記·留侯世家》
不知何氏女。——《后漢書·列女傳》
(3) 又
日知基所亡。
汝亦知射。——宋· 歐陽修《歸田錄》
不知幾千里?!濉?彭端淑《為學(xué)一首示子侄》
知其不可而為之?!濉?梁啟超《譚嗣同傳》
(4) 又如:知不到(不知道);知風(fēng)(知道情況);知不道(不知道);知兵(通曉軍事);知古今(識古通今);知足不辱(自知滿足就不會招致羞辱);知命不憂(識天命者無憂慮)
(5) 懂得,了解,理會 [understand]
百姓聞之,知與不知,無老壯皆為垂涕?!妒酚洝だ顚④娏袀鳌?/p>
食馬者不知?!啤?韓愈《雜說》
(6) 又
真不知馬。
人非生而知之者?!啤?韓愈《師說》
不知御?!鳌?劉基《賣柑者言》
知幸與不幸?!濉?袁枚《黃生借書說》
(7) 又如:知道眉高眼低(比喻懂事);知竅(能見機(jī)行事;知趣);知局(知趣);知臣莫若君;知子莫若父;知心著意(彼此了解,心意投合);知我(深切了解我);知好歹(明白道理,懂事);知情識趣(懂情意,善體貼);知高識底(說話、做事懂得掌握分寸)
(8) 主持;管理 [administer]
有能助寡人謀而退吳者,吾與之共知 越國之政。——《國語·越語上》
夜開金殿看星河,宮女知更月明里?!踅ā稖厝獙m行》
(9) 又如:知更(主管更漏);知內(nèi)外事(主持內(nèi)政和外交事務(wù));知客寮(寺院中的接待客);知印(主持用印);知貢舉(唐宋時特派主持進(jìn)士考試的大臣)
(10) 識別;區(qū)別 [distinguish]
孿子之相似者,唯其母能知之?!痘茨献印?/p>
(11) 又如:知時達(dá)變(識時務(wù),善變通);知人則哲(能識別人的賢愚善惡就聰明)
(12) 賞識 [appreciate]
含愁更奏綠綺琴,調(diào)高弦絕無知音?!R仝《有所思》
(13) 又如:知愛(賞識喜愛);知器(賞識,器重);知遇(賞識;優(yōu)待);知憐(賞識愛護(hù));知重(賞識;看重)
(14) 要好 [be close friends]
悲莫悲兮生別離,樂莫樂兮新相知?!冻o·九歌》
張勝相知?!稘h書·李廣蘇建傳》
(15) 又如:知慰(關(guān)心;撫慰);知契(知心投合)
(16) 感到,感覺,察覺 [perceive]
[君主]又損其生以資天下之人,而終不自知?!秴问洗呵铩で橛?/p>
識者固知。——明· 高啟《書博雞者事》
(17) 參與 [participate in;have a hand in]
高、 鮑將不納君,而立公子 角,國子知之。——《左傳·成公十七年》
詞性變化
◎ 知 zhī
〈名〉
(1) 知識 [knowledge]
子曰:“吾有知乎哉?無知也。”——《論語·子罕》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肚f子·養(yǎng)生主》
(2) 又如:求知欲;真知灼見;無知;通過努力學(xué)習(xí),可以由無知轉(zhuǎn)化為有知
(3) 知覺 [consciousness]
草木有生而無知?!盾髯印ね踔啤?/p>
死而有知,有幾何離;其無知,悲不幾時,而不悲者無窮期矣。——唐· 韓愈《祭十二郎文》
(4) 知己 [bosom friend]
絕賓客之知?!獫h· 司馬遷《報任安書》
天涯占夢數(shù),疑誤有新知。——李商隱《涼思》
(5) 又如:知心腹(親信)
(6) “智”的古字。智慧;才智 [wisdom;ability]
故夫知效一官?!肚f子·逍遙游》
擇不處仁,焉得知?——《論語·里仁》
汝多知乎?——《列子·湯問》
則知明而行無過矣。(知,通“智”)。——《荀子·勸學(xué)》
大知而察?!濉?劉開《問說》
(7) 又如:知力(才智能力);知士(才智之士)
“知”字的辭典解釋
明白、了解、察覺。如:「相知相許」。唐·李紳〈古風(fēng)〉詩二首之二:「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p>
識別、區(qū)別。《禮記·樂記》:「知樂則幾于禮矣。」《淮南子·修務(wù)》:「孿子之相似者,唯其母能知之。」
相交、交往。《左傳·昭公四年》:「公孫明知叔孫于齊。」《荀子·不茍》:「君子易知而難狎?!?/p>
招待、禮遇、賞識?!赌鲜贰ぞ硪痪拧ぶx靈運(yùn)傳》:「自謂才能宜參權(quán)要,既不見知,常懷慎惋。」唐·岑參〈北庭西郊候封大夫受降回軍獻(xiàn)上〉詩:「何幸一書生,忽蒙國士知?!?/p>
掌管、主持。《國語·越語》:「有能助寡人謀而退吳者,吾與之共知越國之政?!埂缎绿茣ぞ戆宋濉ね跏莱鋫鳌罚骸傅蹛坳侵?,拜江都通守,兼知宮監(jiān)事?!?/p>名
識見、學(xué)問。如:「求知」、「真知灼見」?!墩撜Z·子罕》:「吾有知乎哉?無知也?!?/p>
意識、感覺?!盾髯印ね踔啤罚骸覆菽居猩鵁o知?!?jié)h·范縝〈神滅論〉:「手等亦應(yīng)能有痛癢之知?!?/p>
知己、朋友。如:「故知」、「舊雨新知」。
知ㄓˋzhì 名智慧?!墩撜Z·里仁》:「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禮記·中庸》:「知仁勇三者,天下之達(dá)德也?!雇钢?」。
姓。如春秋時晉國有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