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闕下造句
“闕下”的解釋
闕下[què xià] 闕下 宮闕之下。指帝王所居之處。借指朝廷《漢書·淮南厲王長傳》:“馳詣闕下,肉袒而謝。” 開元末,舉進士,獻書闕下,詔中書試文章,擢拜右拾遺?!独钷駛鳌?/p>
用“闕下”造句
1、 墓闕下跪著秦檜、秦妻王氏、張俊、萬俟四個鐵鑄的人像,反綁雙手,面墓而跪。
2、 遭遇侯景之亂,百濟使臣“哭于闕下”石闕見證了輝煌,卻也見證了侯景之亂,和建康城一道親歷了火攻水淹等諸多毀滅性的災(zāi)難。
3、 十姓部落都擔叛,獻擊斬之,傳首闕下,收碎葉以西帳落三萬內(nèi)屬,璽書嘉慰。
4、 愿受長纓,必羈南越王而致之闕下。
5、 東西兩洋,歐亞兩洲,只手擎之不為重,吾將舉天下之士,席卷囊括于座下,而不毛者,猶將深入。堯舜假仁,湯武假義,此心薄之而不為。吾將強天下之人,拜手稽首于闕下,有不從者,殺之無赦。袁世凱
6、 崔胤本留衛(wèi)兵,欲以制敕使也,今敕使、衛(wèi)兵相與為一,將若之何!汴兵若來,必與岐兵斗于闕下,臣竊寒心。
7、 后賓卒,孝孫為掖縣丞,委官入京,上其事,詔留直太史,累年不調(diào),乃抱其書,使弟子輿櫬來詣闕下,伏而慟哭;執(zhí)法拘而奏之。
8、 仍令春秋為嵎夷道行軍總管,與定方討平百濟,俘其王扶余義慈,獻于闕下。
9、 為了迷惑皇帝,他騙誘契丹各酋長,大排酒宴,酒中放麻藥,待他們喝得酣醉,將其全部斬首,先后殺戮數(shù)千人,將被殺人的耳朵獻到闕下。
10、 中山王元英于司馬悅到義陽之時,留下五萬兵馬,助其留守義陽,自帶剩下大軍,并義陽城中投降的蔡靈恩、蔡僧勰班師還朝,獻俘于闕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