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峴山造句
“峴山”的解釋
峴山[xiàn shān] 峴山 (襄陽峴山)襄陽峴山俗稱三峴為赤松子洞府道場,傳說伏羲死后葬在此處,身體化為峴山諸峰,包括峴首山(下峴)、紫蓋山(中峴)、萬山(上峴),是一座正宗的歷史文化名山。她背靠巍巍大荊山,環(huán)抱“鐵打的襄陽”,遙控“紙糊的樊城”,峰巖直插滔滔漢水,雄據(jù)一方。大宋淳化年間,京湖制置使李曾伯,奉命率兵與元蒙在此數(shù)度爭戰(zhàn),收復(fù)失地后,作襄陽銘道:“壯哉峴,脊南北。翳墉壑,幾陵谷。乾能央,剝斯復(fù)。千萬年,屏吾國。”至今摩崖石刻猶存。
用“峴山”造句
1、峴山一夜玉龍寒,鳳林千樹梨花老。
2、落日欲沒峴山西,倒著接蘺花下迷。襄陽小兒齊拍手,攔街爭唱。李白
3、交流中,高慶在等人參觀了峴山、習家池、墮淚碑、鹿門山等地,并對峴山文化表現(xiàn)出特別濃厚的興趣。
4、慕容超窘急,親筆寫信給劉裕,表示要向晉朝稱臣,以大峴山為界,獻良馬千匹,以通和好。
5、原來是黃祖在城樓上見呂公已經(jīng)成功激怒了孫堅,并開始朝峴山方向引去,于是急忙命令手下一千名荊州士兵一擁而出,殺向城東門外的江東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