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臨崖勒馬造句
“臨崖勒馬”的解釋
臨崖勒馬[lín yá lè mǎ] 走到懸崖邊緣勒住了奔馬。①比喻到了危險邊緣能及時醒悟回頭。②比喻運用筆墨,當(dāng)意境入近高潮時,突然煞住筆鋒。亦作“懸崖勒馬”、“勒馬懸崖”。 元·鄭光祖《鐘離春智勇定齊》第三折:“你如今船到江心補(bǔ)漏遲,抵多少臨崖勒馬才收騎?!?/p>
用“臨崖勒馬”造句
1、 不要再執(zhí)迷不悟了,臨崖勒馬還來得及。
2、 臨崖勒馬收韁晚,船到江心補(bǔ)漏遲。
3、 對方聞言臨崖勒馬,放過孫某,沒有完事便放下數(shù)百元肉金離開,孫某趁機(jī)帶著“肉金”及取去單位一封信件后逃走。
4、 如果他們不臨崖勒馬,社會只能寄望市民擦亮眼睛。
5、 曾蔭權(quán)呼吁已沾上*品同學(xué),臨崖勒馬,又勉勵他們毋須單打獨斗。
6、 幸而,布什終於臨崖勒馬,答應(yīng)完全戒酒。
7、 他含蓄地希望君王臨崖勒馬,改邪歸正,挽救危局。
8、 他勸諭已沾上*品的同學(xué),能夠臨崖勒馬,不要賠上寶貴的健康和青春。
9、 美財政能否臨崖勒馬?美國面臨日益迫近的財政懸崖。
10、 與女兒一起在長洲租度假屋燒炭尋死的六旬母親,終因女兒臨崖勒馬而獲救。
11、 更令人震驚的是,其母透露安德烈早于2006年已感染可引致艾滋病的HIV病毒,意味羅納爾多當(dāng)日若非及時“臨崖勒馬”,可能已不幸中招。
12、 法官亦不相信辯方指被告非存心找他們犯案,她表示,被告看見其徒弟找來的同黨時應(yīng)可臨崖勒馬,但他卻沒有這樣做,且“教壞孩子”。
13、 他又警告,其組織的戰(zhàn)斗目標(biāo)并非只局限英國及美國,希望其他國家臨崖勒馬,改變既有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