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忍辱含垢造句
“忍辱含垢”的解釋
忍辱含垢[rěn rǔ hán gòu] 忍、含:忍受。忍受恥辱。 漢 班昭《女誡》:“謙讓恭敬,先人后己;有善莫名,有惡莫辭;忍辱含垢,常若畏懼,是謂卑弱下人也?!?/p>
用“忍辱含垢”造句
1、他原諒摩斯先生,一邊心想,不知道這么忍辱含垢是什么味兒.
2、每當我陷入這種兩面夾擊的攻勢中時我只能忍辱含垢的選擇投降,因為我繼續(xù)反抗下去也只有死路一條。
3、時光荏苒,斗轉(zhuǎn)星移,忍辱含垢的柳青成熟了,她心靈的瘡?fù)匆矟u漸愈合了,恐怖的記憶慢慢地遠去了。
4、你也不用擺出一副忍辱含垢的沮喪模樣,其實對于你我也有己饑己溺之心,可是你要知道這世界本來就爾虞我詐,優(yōu)能劣汰。
5、孤雖然不肖,也曾南面為君,為何要忍辱含垢,嘗他人的糞便?
6、謙讓恭敬,先人后己,有善莫名,有惡莫辭,忍辱含垢,常若畏懼,是謂卑弱下人也。
7、第三條是“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路,第四條是忍辱含垢以求三年之艾的路。
8、忍辱含垢,在男人跨下強言歡笑,竟然只是為了讓族人能不再接受這份恥辱。
9、三浦梧樓獲釋后,并未過著忍辱含垢的生活,也未從此與政治絕緣。
10、1969年,弗蘭普頓離開了羊群,形成昔日小面主唱史蒂夫萬豪越難搖擺忍辱含垢。
11、陳先生教給我的第二個經(jīng)驗是,為了得到你想要的,你必須尊重所有人,有時還應(yīng)忍辱含垢。
12、彼族遇事風生,欺陵挾制,一國有事,各國環(huán)窺……我以積弱不振,不能不忍辱含垢,遇事遷就,不惜玉帛以解兵戎。
13、以表明此信寫于傅作義接受和平改編之前而且事先轉(zhuǎn)交,暗示傅作義忍辱含垢接受了改編。
14、我北宗至今從純陽子道祖而來已經(jīng)有不知多少年歲,都奉行著忍辱含垢的哲理。
15、’還胡說什么‘謙讓恭敬,先人后己,有善莫名,有惡莫辭,忍辱含垢,常若畏懼,是謂卑弱下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