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注釋
譯文
期思溪上的日子過了一天又一天,樟木橋邊飲酒無數(shù)杯。溪水照影,人影卻不隨流水同去。酒醉臉紅,恰似少年青春重來。
蟬聲稀疏,樹林反而顯得格外幽靜,野菊半開,恰有孤蝶輕輕地飛來。不是我學(xué)司馬相如有意傲世,只因生來多病又無才。
注釋
瑞鷓鴣:詞牌名,又名“舞春風(fēng)”“桃花落”“鷓鴣詞”“拾菜娘”“天下樂”“太平樂”“五拍”“報師思”等。以馮延巳《舞春風(fēng)·才罷嚴妝怨曉風(fēng)》為正體,雙調(diào)五十六字,前段四句三平韻,后段四句兩平韻。
期思,地名,在今江西省上饒市。罷官后的辛棄疾長期居住并終老于此。
響澀(sè):響聲嘶啞干澀。逾(yú):更加,格外。
冷蝶:冷清之蝶,猶言孤蝶。
長卿慢世:漢代司馬相如字長卿。慢世,即傲世,以傲慢的態(tài)度對待世事。
多病非才:據(jù)《唐詩紀事》,唐明皇見到孟浩然,命他誦其詩作。緣:因為。
創(chuàng)作背景
此詞當作于宋寧宗開禧元年(1205)辛棄疾自鎮(zhèn)江歸鉛山之后。作者因罷官閑居,備感落寞無聊,因作此詞抒懷。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漢族,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出生時,中原已為金兵所占。21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zhàn)守之策。其詞抒寫力圖恢復(fù)國家統(tǒng)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時執(zhí)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zé);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風(fēng)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由于辛棄疾的抗金主張與當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后被彈劾落職,退隱江西帶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