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注釋
譯文
山上有茂盛的扶蘇,池里有美艷的荷花。沒見到子都美男子啊,偏遇見你這個小狂徒。
山上有挺拔的青松,池里有叢生的水葒。沒見到子充好男兒啊,偏遇見你這個小狡童。
注釋
扶蘇:樹木名。一說桑樹。
隰(xí席):洼地。華:同“花”。
子都:古代美男子。
狂:狂妄的人。且(jū居):助詞。一說拙、鈍也。
橋:通“喬”,高大。
游龍:水草名。即葒草、水葒、紅蓼。
子充:古代良人名。
狡童:姣美的少年。
創(chuàng)作背景
《毛詩序》以為這首詩可以看作是對齊女文姜的諷刺之詩。另一種說法是,此詩并非為諷刺鄭昭公而作,“鄭風(fēng)”在歷史上被當(dāng)作“靡靡之音”的代名詞,當(dāng)時鄭國男女的交往是比較開放和自由的。詩中的“狂且”、“狡童”并不是真實(shí)意義的諷刺,而是一種開玩笑式的嬉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