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注釋
譯文
我在絲綸閣值班,沒什么文章可寫,周圍一片寂靜只聽到鐘鼓樓上刻漏的滴水聲,時間過得太慢了。
在這黃昏的寂寞中,我一個人孤獨地坐著,誰來和我作伴呢?惟獨紫薇花和我這個紫微郎寂然相對。
注釋
紫薇花:落葉亞喬木,夏季開紅紫色的花,秋天花謝。
絲綸閣:指替皇帝撰擬詔書的閣樓。
刻漏:古時用來滴水計時的器物。
紫薇郎:唐代官名,指中書舍人,因中書省曾改名紫微省,取天文紫微垣為義,故稱。
創(chuàng)作背景
這首詩一題《直中書省》。“中書省”是朝廷處理政務,代皇帝擬訂詔令的機構。因為省中多植紫薇,曾改名為紫薇省。白居易于穆宗長慶元年(821年)十月任中書舍人,長慶二年(822年)七月,自中書舍人出任杭州刺史。此詩當作于長慶二年中白居易在中書舍人任上紫薇花開的日子。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