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注釋
譯文
彎曲的枯松倒掛在懸崖絕壁上,殘留的片片晚霞和孤零的野鴨在天上一齊飄飛。四周圍是數(shù)不盡的青山,一望無際的碧水,西風(fēng)簫簫,天地間一派濃濃的秋意。靜靜的夜里 皎潔的月影映照著高掛云帆的船兒,載著我行舟在湘江上,恍如置身在畫圖之中。
注釋
沉醉東風(fēng):曲牌名,南北曲兼有。北曲屬雙調(diào),南曲屬仙呂入雙調(diào)。
絕壁:陡峭的山壁。
落殘霞孤鶩齊飛:落霞與野鴨一起飛翔。殘霞:落霞。鶩(wù):野鴨。
不盡:數(shù)不完。
云帆:一片白云似的船帆。
瀟湘畫里:這里極言瀟湘兩岸的風(fēng)景如畫。
創(chuàng)作背景
此曲作于元成宗大德三年(1299年),時盧摯在湖南憲使的任上,當(dāng)時盧摯正在赴任途中,路經(jīng)瀟湘行舟,寫下此曲。
盧摯(1242-1314),字處道,一字莘老;號疏齋,又號蒿翁。元代涿郡(今河北省涿縣)人。至元5年(1268)進(jìn)士,任過廉訪使、翰林學(xué)士。詩文與劉因、姚燧齊名,世稱“劉盧”、“姚盧”。與白樸、馬致遠(yuǎn)、珠簾秀均有交往。散曲如今僅存小令。著有《疏齋集》(已佚)《文心選訣》《文章宗旨》,傳世散曲一百二十首。有的寫山林逸趣,有的寫詩酒生活,而較多的是“懷古”,抒發(fā)對故國的懷念。今人有《盧疏齋集輯存》,《全元散曲》錄存其小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