鲙蟲

  • 拼音kuài chóng 
  • 近義詞
  • 反義詞

詞語解釋

  1. 1.《三國志.魏志.華佗傳》:廣陵太守陳登得病,胸中煩懣,面赤不食。佗脈之曰:府君胃中有蟲數升,欲成內疽,食腥物所為也。即作湯二升,先服一升,斯須盡服之。食頃,吐出三升許蟲,赤頭皆動,半身是生魚膾也,所苦便愈。后以鲙蟲指食生腥之物所生的寄生蟲。

網絡解釋

  1. 鲙蟲
    1. 鲙蟲(kuài chóng),指食生腥之物所生的寄生蟲。

“鲙蟲”單字解釋

:比喻具有某種特點的人(多含輕蔑意):書~。網~??蓱z~。應聲~。糊涂~。...
:見“鰳”“鱠”,也作“膾”的異體字。...

熱門詞語推薦

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絡或由網友提供,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將立即處理!

Copyright © 2020-2023 795造句詞典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019715號-29

免責聲明:本站非營利性站點,以方便網友為主,僅供學習。合作/投訴聯(lián)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