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龍芻狗
- 拼音tǔ lóng chú gǒu
- 注音ㄊㄨˇ ㄌㄨㄙˊ ㄔㄨˊ ㄍㄡˇ
- 成語繁體土龍芻狗
- 成語解釋泥土捏的龍,稻草扎的狗。比喻名不副實(shí)。
- 成語出處晉 陳壽《三國志 蜀志 杜微傳》:“曹丕篡弒,自立為帝,是猶土龍芻狗之有名也?!?/li>
- 成語用法聯(lián)合式;作賓語、定語;含貶義
- 成語結(jié)構(gòu)聯(lián)合式成語
- 感情色彩貶義成語
-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 英語翻譯hollow reputation without basis
- 近義詞
- 反義詞
詞語解釋
- 土做的龍,草扎的狗。比喻名實(shí)不相副。
國語詞典
- 泥塑的龍,草扎的狗。比喻名不副實(shí)。
- 《三國志.卷四二.蜀書.杜微傳》:「曹丕篡弒,自立為帝,是猶土龍芻狗之有名也。」
網(wǎng)絡(luò)解釋
- 土龍芻狗
- 土龍芻狗,讀音tǔ lóng chú gǒu,成語,比喻名不副實(shí)。
“土龍芻狗”單字解釋
芻:1.喂牲畜的草:反~。 2.割草。 3.謙辭。稱自己的言論、見解等:~言?!h。...
土:1.土壤;泥土:黃~。黏~?!健!??!?。 2.土地:國~。領(lǐng)~。 3.本地的;地方性的:~產(chǎn)?!挕_@個(gè)字眼太~,外地人不好懂。 4.民間的;民間沿用的;非現(xiàn)代化的(區(qū)別...
狗:哺乳動(dòng)物,種類很多,嗅覺和聽覺都很靈敏,舌長而薄,可散熱,毛有黃、白、黑等顏色。是人類最早馴化的家畜,有的可以訓(xùn)練成警犬,有的用來幫助打獵、牧羊等。也叫犬。...
龍:1.我國古代傳說中的神異動(dòng)物,身體長,有鱗,有角,有腳,能走,能飛,能游泳,能興云降雨。 2.封建時(shí)代用龍作為帝王的象征,也用來指帝王使用的東西:~顏?!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