殆無孑遺
- 拼音dài wú jié yí
- 注音ㄉㄞˋ ㄨˊ ㄐㄧㄝ ˊ ㄧˊ
- 成語繁體殆無孑遺
- 成語解釋殆:幾乎;孑遺:剩余。幾乎沒有一點余剩。
- 成語出處晉·周祗《與劉裕書諫伐蜀》:“然益土荒殘,野無青草,成都之內(nèi),殆無孑遺?!?/li>
- 成語用法作謂語、定語;指全部完畢
- 成語例子至已丑為西兵所敗,故境內(nèi)殘滅,殆無孑遺。(清 歸莊《黃孝子傳》)
- 成語結(jié)構(gòu)動賓式成語
-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 近義詞
- 反義詞
詞語解釋
- 殆:幾乎;孑遺:剩余。幾乎沒有一點余剩。
國語詞典
- 幾乎沒有一點殘存。
- 晉.周祗〈與劉裕書諫伐蜀〉:「然益土荒殘,野無青草,成都之內(nèi),殆無孑遺?!?/li>
網(wǎng)絡解釋
- 殆無孑遺
- 殆無孑遺,讀音為dài wú jié yí,漢語詞語,意思是幾乎沒有一點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