賢否不明
- 拼音xián pǐ bù míng
- 成語解釋賢否:好壞。好和壞不能分辨。指不明是非好壞。
- 成語出處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十二回:“雖說施恩不望報,卻也不可這般賢否不明?!?/li>
- 成語結構成語
- 近義詞
- 反義詞
詞語解釋
“賢否不明”單字解釋
不:[bù] 1.用在動詞、形容詞和其他副詞前面表示否定:~去?!??!??!?jīng)濟?!欢ā!芎谩?2.加在名詞或名詞性詞素前面,構成形容詞:~法?!?guī)則。 3.單用,做否定性的回答...
否:[fǒu] 1.不是這樣,表示不同意。 2.否定:~決?!J。 3.“是否”“可否”等表示“是不是”“可不可”等意思。 [pǐ] 1.壞;惡:~極泰來。 2.批評人家的壞處:臧~人物(評論人的好...
明:1.明亮(跟“暗”相對):~月。天~。燈火通~。 2.明白;清楚:問~。講~。分~。去向不~。 3.公開;顯露在外;不隱蔽(跟“暗”相對):~說?!??!珳??!珮屢锥?,暗箭...
賢:1.有德行的;有才能的:~明。~達?!?。 2.有德行的人;有才能的人:圣~。選~舉能。任人唯~。 3.敬辭,用于平輩或晚輩:~弟?!?。 4.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