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臧一否

  • 拼音yī zāng yī pǐ
  • 成語解釋臧:善,好。一吉一兇。
  • 成語出處《左傳.昭公五年》:“國之守龜,其何事不卜,一臧一否,其誰能常之。”
  • 成語例子賢良文學,辯論甚詳,然處升平之代,是古則理高;居多務之時,非今則事闕。一臧一否,故悉存焉。 ▼唐.杜佑《通典》卷四
  • 成語結構成語
  • 近義詞
  • 反義詞

詞語解釋

“一臧一否”單字解釋

:1.最小的正整數(shù)。見〖數(shù)字〗。 2.表示同一:咱們是~家人。你們~路走。這不是~碼事。 3.表示另一:番茄~名西紅柿。 4.表示整個;全:~冬。~生?!菲桨病!葑尤??!淼?..
:[fǒu] 1.不是這樣,表示不同意。 2.否定:~決?!J。 3.“是否”“可否”等表示“是不是”“可不可”等意思。 [pǐ] 1.壞;惡:~極泰來。 2.批評人家的壞處:臧~人物(評論人的好...
:1.善;好。 2.又同“藏”cáng。...

熱門成語推薦

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絡或由網友提供,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將立即處理!

Copyright © 2020-2023 795造句詞典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019715號-29

免責聲明:本站非營利性站點,以方便網友為主,僅供學習。合作/投訴聯(lián)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