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蕁”字的意思
[qián]
1.多年生草本植物,葉子對生,卵形,開穗狀小花,莖和葉子都有細毛,皮膚接觸時能引起刺痛。莖皮纖維可以做紡織原料。
2.這種植物的莖皮纖維。
[xún]皮膚病,癥狀是局部皮膚突然成塊地紅腫、發(fā)癢,幾小時后消退,不留痕跡。常常復發(fā)。藥物、寄生蟲、血清、細菌感染、接觸刺激性物質等都能引起這種病。也叫風疹塊,有的地區(qū)叫鬼風疙瘩。
“蕁”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蕁
(蕁)
qián ㄑㄧㄢˊ
◎ 〔~麻〕a.多年生草本植物,葉卵形,對生,開穗狀小花,莖、葉生細毛,皮膚接觸時會引起刺痛,莖皮纖維可以做紡織原料,亦可做麻繩;b.這種植物的莖皮纖維。
其它字義
● 蕁
(蕁)
xún ㄒㄩㄣˊ
◎ [蕁麻疹]一種過敏性皮疹,俗稱“風疹疙瘩”。
英語 nettle
德語 Brennnessel (lat: Urtica) (S, Bio)
法語 ortie
“蕁”字的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蕁
(1) 蕁、 qián
(2) 另見 xún (蕁麻疹)
基本詞義
◎ 蕁
(1) 蕁 xún
(2) 另見 qián
常用詞組
蕁麻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