箄
pái,bēiㄆㄞˊ|ㄅㄟ- 拼音pái,bēi
- 注音ㄆㄞˊ|ㄅㄟ
- 部首竹
- 總筆畫14畫
- 部外筆畫8畫
- 結(jié)構(gòu)上下結(jié)構(gòu)
- 筆順編碼31431432511312
- 筆順順序撇/橫/點/撇/橫/點/撇/豎/橫折/橫/橫/撇/橫/豎
- 統(tǒng)一碼基本區(qū) U+7B84
- 五筆trtf
- 倉頡hhwj
- 鄭碼mned
- 四角88406
“箄”字的意思
[pái]
同“簰”。
[bēi]捕魚的小竹籠。
“箄”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箄
pái ㄆㄞˊ
◎ 大的筏子。
其它字義
● 箄
bēi ㄅㄟˉ
◎ 古代一種竹制的捕魚具。
漢典“箄”字的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箄 bǐ
〈名〉
(1) 寵簍之類的竹器 [bamboo's basket]
(2) 另見 bēi
基本詞義
◎ 箄 pái
〈名〉
大筏 [big raft],一種水上交通工具,用竹子或木頭平排地連在一起。如:箄筏(大筏);箄船(當船用的竹筏或木桴)
“箄”字的辭典解釋
箄ㄆㄞˊpái名
大筏,以竹木編成,可浮于水上?!逗鬂h書·卷一七·岑彭傳》:「九年,公孫述遣其將 任滿、田戎、程泛,將數(shù)萬人乘枋箄下江關(guān),擊破馮駿及田鴻、李玄等?!?/p>箄ㄅㄟbēi名
古代置于甑底,防止食物掉落鍋中的竹席。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夙惠》:「炊忘箸箄,飯落釜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