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字的意思
痔瘡,一種常見的肛管疾病。由直腸下端或肛管的靜脈曲張所造成,經(jīng)常便秘者易得此病。分內(nèi)痔、外痔和混合痔。癥狀是排便后滴鮮血,局部疼痛或有腫物由肛門突出等。
“痔”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痔
zhì ㄓˋ
◎ 肛門因血行障礙而引起的一種?。骸彙!洠ǜ丿浀耐ǚQ)。
英語 hemorrhoids, piles
德語 schichtet
法語 hémorro"ides
“痔”字的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痔 zhì
〈名〉
(1) 痔瘡 [hemorrhoid]
痔,后病也。從疒,寺聲。——《說文》
腸澼為痔。——《素問·生氣通天論》
與人有痔病者?!肚f子·人間世》
又疥且痔?!斡瘛兜峭阶雍蒙x》
子豈治其痔邪,何得車之多也?——《莊子·列御寇》
(2) 又如:痔疾(痔瘡);痔病(痔瘡)
“痔”字的辭典解釋
痔ㄓˋzhì 名
病名。由于肛門或直腸末端的靜脈曲張,而形成的突出塊物。主要分內(nèi)痔、外痔兩種,癥狀為便血、疼痛。也稱為「痔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