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敵臺造句
“敵臺”的解釋
敵臺[dí tái] 敵臺 敵臺:軍事建筑 敵臺:敵人電臺的縮寫
用“敵臺”造句
1、 如今,連“敵臺”自己都覺得沒了意思,就要散了。
2、 我們一直在監(jiān)聽敵臺以設法查探敵人的計劃.
3、 四面群山環(huán)抱,東、西靈山對峙,山坡上有古敵臺矗立。
4、 曾幾何時,在中國有這樣一樁罪,叫做“收聽敵臺”。
5、 城墻上共有敵臺98座,上面都建有駐兵的敵樓。
6、 城門上建譙樓,城角建角樓,周圍建敵臺九處,各有箭孔。
7、 像巨龍般騰越在崇山峻嶺、沙漠戈壁的長城,是由城關、城墻、敵臺、烽火臺等構(gòu)成的,是我國古代各地和各民族統(tǒng)治集團間的軍事防御工程體系。它是兩三千年來,由各族人民反復多次修筑而成的,體現(xiàn)著中華民族的偉大力量和堅強意志,成為我國古代文明中的一項光輝燦爛的瑰寶。
8、 以后景德、正德、嘉靖、隆慶和萬歷各代進行過十次在的補修和修葺,更新城樓,增設敵臺。
9、 記憶中,當街頭上的人們已經(jīng)打扮得花花綠綠的時候,所謂敵臺的說法漸漸淡了。
10、 大陸生產(chǎn)生產(chǎn)的半導體,竟然只有中波段!偶有短波的,如果傳出非漢語,就可能構(gòu)成偷聽敵臺和通x的證據(jù)。
11、 譚綸為明代抗倭名將、軍事家,曾參與長城改建、修繕,從居庸關至山海關,長城好似騰龍般,盤盤桓桓入云天,他修建敵臺3000座,藏兵蓄甲,樓堞相望。
12、 從這往北,地勢上抬,高山深澗,禽獸蕃息,最適合打獵,馬佳等人也經(jīng)常來,而敵臺就在山區(qū)邊的一座小山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