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知者造句
“知者”的解釋
知者[zhī zhě] 知者 知者,是漢語詞匯, 拼音:zhī zhě 釋義:1.能了解某人的人;2.有見識的人。
用“知者”造句
1、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鬃?/p>
2、無知者比有知者更自信。只有無知者才會自信地斷言,科學永遠不能解決任何問題。達爾文
3、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薄?/p>
4、不好的書告訴錯誤的概念,使無知者變得更無知。
5、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知人不易,自知更難。
6、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以其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
7、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鬃?/p>
8、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老子
9、把一本書置于一個無知者的手中,就像把一柄劍放在一個頑童手中那樣危險。
10、仁者見之謂之仁,知者見之謂之知,百姓日用不知;故君子之道鮮矣!
11、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
12、不好的書告訴你錯誤的概念,使無知者變得更無知。別林斯基
13、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14、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
15、仁者見之謂之仁,知者見之謂之知。
16、明者因時而變,知者隨世而制。
17、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p>
18、知識是一種使求知者吃得越多越覺得餓的糧食。
19、仁者見之謂之仁,知者見之謂之知。
20、不好的書告訴你錯誤的概念,使無知者變得無知,好的書籍是最貴重的珍寶。
21、孔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22、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怨人者窮,怨天者無志。荀子
23、知因果而知者,始得真知。
24、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無不知愛其親者,及其長也,無不知敬其兄也。親親,仁也;敬長,義也;無他,達之天下也。
25、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26、政治家說:"書是時代的生命";企業(yè)家說:"書是致富的信息";文學家說:"書是人類的營養(yǎng)品";學生們說:"書是不開口的老師";迷惘者說:"書是心中的啟明星";探索者說:"書是通向彼岸的船";奮斗者說:"書是人生的向?qū)?;急于求知者說:"書是饑餓時的美餐"。
27、勢力紛華,不近者為潔,近而不染者尤潔,智械機巧,不知者為高,知而不用者尤高。
28、談話對各種年齡的人都有其樂趣,是很合理的消遣;但是,無知者的談話就不算是一種“談話”,不能給人們以任何樂趣。
29、那隱藏著的宇宙本質(zhì)自身并沒有力量足以抗拒求知的勇氣。對于勇毅的求知者,它只能揭開它的秘密,將它的財富和奧妙公開給他,讓他享受。黑格爾
30、蓋蒼頡四目,其制字成,天雨粟,鬼夜哭。漫瓿之句,言知者少也。
31、子曰:“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
32、天才人物,不論在人物活動的何種領(lǐng)域出現(xiàn),他永遠是精神創(chuàng)造力量的化身,新生活的報知者。
33、甜言慰語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喜時之言多失信,怒時之言多失禮。知者不博,博者不說,妙語精言,不多為貴!
34、嬰之家俗,閑處從容不談議,則疏;出不相揚美,入不相削行,則不與;通國事無論,驕士慢知者,則不朝也。此三者,嬰之家俗,今子是無一焉。故嬰非特食饋之長也,是以辭。
35、無知者是不自由的,因為和他對立的是一個陌生的世界。黑格爾
36、可與人言而不言,失人;不可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37、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
38、知者,務知其所以言之密藏,而非徒以言也。
39、人之有德慧術(shù)知者,恒存乎疢疾。
40、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
41、流丸止于甌臾,流言止于知者。
42、自知者不為奉承所動,廉潔者不為誘惑所迷。
43、無知者是不自由的,正因和他對立的是一個陌生的世界。
44、交情通意心和諧,中夜相從知者誰?雙翼俱起翻高飛,無感我思使余悲。
45、性藉才以成用,才有不善,遂累其性,而不知者遂咎性之惡,此古今言性者,皆不知才性各有從來,而以才為性爾。
46、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老子
47、急于求知者說:"書是饑餓時的美餐"。
48、明者因時而變,知者隨事而制。桓寬
49、求知需要勇氣,江濤排空,任海浪呼嘯,求知者無所畏懼。求知需要堅韌,任山崖陡峭,任溝壑幽深,求知者決不退縮。求知需要信心,任駝道漫漫,任朔風凜凜,求知者心有綠洲。
50、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已而為知者,殆而已矣。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