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安史之亂造句

“安史之亂”的解釋

安史之亂[ān shǐ zhī luàn]

用“安史之亂”造句

1、安史之亂后,百姓流離失所,民不聊生,最終使唐朝走向了滅亡。

2、杜佑生活在唐代安史之亂前后,親身經(jīng)歷了唐王朝由盛到衰的變化,想通過對歷代典章制度的編纂,總結經(jīng)驗教訓,以尋求治國安民之術,從而挽救唐王朝政治的危機。

3、安史之亂中,杜甫四處漂泊,窮愁潦倒。

4、并受安史之亂禍,險被流放夜色郎.

5、此后安史之亂爆發(fā),東都洛陽淪陷,安祿山的軍隊向長安皇宮步步逼近.

6、安史之亂之后,昔日強盛的李唐王朝開始走向沒落之途,至于這場禍亂糾葛的原因,與其說是權臣謀逆導致的舉國之亂,不如說在奢華糜爛的王朝背后,黨羽之爭如同一顆毒瘤,早已腐蝕著朝廷的根基。吳韻汐

7、但是“安史之亂”以后,地方分離與民族分化則成為另一種現(xiàn)象,并最終導致五代十國的分立局面。

8、安史之亂持續(xù)了數(shù)年,但最終還是被打壓下去了.

9、安史之亂對于詩歌來說,標志著一個新時代的開始.

10、唐代儒學日趨衰落,但安史之亂前后,又出現(xiàn)儒學復興思潮,這種思潮是推進文體革新的直接動力。

11、宣宗年間,這是唐朝最后的統(tǒng)治時期了,即安史之亂后,大唐王朝逐漸走向沒落,昔日大唐的歌舞升平繁華盛世也將隨著舞女的容顏而逝去。

12、安史之亂猋發(fā)出波瀾壯闊的大唐畫卷,家仇國恨鑄就成莽宕遒豪的英雄史詩,詭謀譎略霾蒙著煒煌空前的武林盛世,崎峗嶇崟篤證了白首不渝的愛情誓言。

13、直至安史之亂,唐玄宗僅帶楊貴妃西逃,在馬嵬坡兵諫時,楊貴妃被逼賜死,年方38歲。

14、安史之亂,歌舞升平不再,詩風劇變,也才有了杜詩“痌瘝在抱”的重大轉變,從這個意義而言,說安史之亂鑄就了詩圣杜甫,是一點也不夸張的。

15、但唐朝真的是很包容,后來平定安史之亂的大功臣“李光弼”。

16、回紇(回鶻)本臣屬于突厥,后來漸有*之地,助唐平安史之亂,以馬匹易唐絹、茶,與唐和親。

17、唐天寶15年,安史之亂,叛軍攻克潼關,唐皇李隆基傖惶西逃至興平馬嵬驛.

18、安史之亂后,杜甫流離轉徙,到達成都,高適立即從彭州寄詩問訊。

19、蓋多年戰(zhàn)亂如唐之安史之亂,非僅毀一代太平盛世歸于艱虞,亦使傳統(tǒng)禮樂社會及思想基礎掃蕩殆盡。

20、安史之亂后,中原飽受戰(zhàn)亂之苦,江南地區(qū)正式成為經(jīng)濟中心,“賦出天下而江南居十九”,就此開始了延續(xù)千年的“南糧北調”格局。

21、,以宋人的觀點,乃安史之亂以后出現(xiàn)的藩鎮(zhèn)割據(jù)自雄;但從幕府制度的意義上,它是淵源有自,并非唐代的新發(fā)明。

22、安史之亂時,他固守饒陽,被史思明攻破后寧死不降,被史思明用大鋸殺害,后被安葬于此。

23、它上承安史之亂,下啟朋黨之爭,中歷藩鎮(zhèn)割據(jù),因而成為唐王朝重要的轉折點。

24、李白作品的大量散佚,自唐李陽冰始,至清人王琦及今人詹锳先生一直認為,原因在于安史之亂。

25、八世紀時,由唐、新羅、日本、渤海等構成的東北亞世界基本形成,安史之亂的爆發(fā)使東北亞的局勢發(fā)生了重大的變化,本文就針對八世紀中葉以后唐羅間的政治交涉展開論述。

26、但是,宦官真正的形成一股勢力在政治上呼風喚雨則是在安史之亂后.

27、據(jù)館內講解員介紹,“太白書屋還運用了幻影成像、水紋投影等現(xiàn)代技術,生動再現(xiàn)了李杜相會、李白戲*貴、金龜換酒、安史之亂等歷史故事。

28、雖說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出現(xiàn)了武氏專權,出現(xiàn)了唐玄宗娶兒媳婦為貴妃,導致了安史之亂,至于其它的風流韻事則層出不窮。

29、面對南詔與吐蕃的亂局,面對大唐帝國與大食帝國的怛羅斯之戰(zhàn),面對涂炭生靈的安史之亂,他又如何重寫歷史。

30、756年的7月,李亨很快組織起了自己的中樞機構,啟用李光弼、郭子儀等中興名將,并借回紇兵、阿拉伯軍隊,取得了平定安史之亂的初步勝利,收復了兩京。

31、安史之亂前夕,安祿山得到李靖兵書《李藥師遺篇》,引來各方爭奪。

32、安史之亂前夕的長安,如此浮華卻缺乏真正的偉大!名來利往,人們的欲望在金色的王朝中起伏,于是,人類變的反倒比鬼怪更加危險。

33、安史之亂時,她從北方流落蘇州,被迫墮入妓院,善歌能詩,才貌出眾,為蘇州絕色佳麗。

34、學子李正宏穿越重生回到唐朝,成了唐玄宗的太子李瑛,且看深知歷史走向的他,如何執(zhí)掌盛唐這艘艨艟巨艦,平“安史之亂”。

35、再如唐代名將高仙芝、封常清,在“安史之亂”爆發(fā)后受命扼守潼關,針對叛軍兵鋒甚銳、來勢兇猛的實情,持重待機,堅壁不戰(zhàn)。

36、史書中的李隆基善騎射,通音律,早年英明果斷,多才多藝,步入中年才怠問政事,寵幸宦官,專以聲色為娛,導致著名的安史之亂。

37、安史之亂發(fā)生的第二年,他感憤時艱,曾參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

38、玄宗李隆基老來昏庸無道、貪戀美色、誤用權奸李輔國,導致安史之亂,造成藩鎮(zhèn)割據(jù)、邊疆危急。

39、安祿山一句阿諛奉迎的話,就討得唐玄宗的歡心,于是為安史之亂埋下禍根。

40、可是安史之亂,盛世不再,天下板蕩。

41、有道是,亂世用重典,自安史之亂起,唐史中有了不少凌遲記錄。

42、我盛贊漢武帝以公主和親匈奴,而換來的暫安,我痛惡商紂王因妲己而誤國,我鄙視唐玄宗李隆基對楊玉環(huán)家族的偏幸,而至造成安史之亂。

熱門造句

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wǎng)絡或由網(wǎng)友提供,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將立即處理!

Copyright © 2020-2023 795造句詞典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019715號-29

免責聲明:本站非營利性站點,以方便網(wǎng)友為主,僅供學習。合作/投訴聯(lián)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