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公廨造句
“公廨”的解釋
公廨[gōng xiè] 公廨 公廨,意思是官員辦公的場所。上海會審公廨((簡稱“sahcp”)),翻譯成現代漢語就是:上海高等民事法院。位于今閘北區(qū)浙江北路七浦路口(今為上海醫(yī)療器械九廠的所在地),本來建有三幢姐妹樓。但是,關押犯人的“西紅樓”和作為辦公樓的“東紅樓”均已被拆除。紅樓北面還有一座灰色的磚混結構五層建筑。那是建成于1929年的“國民政府江蘇省高等法院上海地方法院”。 官署,舊時官吏辦公處所的通稱。 乾隆己卯(二十四年,1759),知縣馮兆麟因舊義倉地為公廨,凡四楹,左右廡各三間。清 光緒《汾陽縣志·藝文》
用“公廨”造句
1、 不僅如此,還新見賜田地子、公廨地子等官田地子。
2、 另一方面從“動”的方面入手,分析會審公廨審判案件時的具體運作程序、審判制度的演變,著重“法”方面的考察。
3、 關絅之任公共公廨會審官前后十余年,與駐滬領事團和公共租界工部局斡旋,為挽回國家主權而不懈努力。
4、 由于治外法權的存在,該案由上海會審公廨審理,最終的結果是判處梅生九個月監(jiān)禁.
5、 會審公廨不自覺地承擔著“創(chuàng)造法律”或者“發(fā)現法律”的功能,以解決20世紀初上海的新型經濟貿易糾紛。
6、 抓住常州知府施觀民“私創(chuàng)書院,贓私狼籍”的把柄,下達政令,不僅把施觀民私創(chuàng)的書院搗毀,而且宣布各地私創(chuàng)書院一律改為公廨。
7、 據中評社報道,一年一度的“小林平埔夜祭”8日晚間在甲仙平埔文化園區(qū)小林公廨舉行,高雄市長陳菊出席祭拜太祖與族人同樂。
8、 德勝門外土窖二,藏冰四萬塊;正陽門外土窖二,藏冰六萬塊,以供公廨……設暑湯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