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判例造句

“判例”的解釋

判例[pàn lì] 判例 對于判例,必須分別來看。在民法法系,判例是非正式的法律淵源,除了個別情況外,理論上不承認判例具有約束力。在普通法法系,判例是正式的法律淵源,即判例法。公共政策是有關必須達到集體目的或目標的一種政治決定,這種決定一般來說旨在改善經(jīng)濟、政治或者社會的境況,或旨在促進整個社會的某種集體目標的實現(xiàn)。事物性質(zhì)實際上是一種知識,或人們對事物內(nèi)在規(guī)律的認識。

用“判例”造句

1、一個判例造出另一個判例,它們迅速累聚,進而變成法律。朱尼厄斯

2、有關免責的判例法浩如煙海,此處只能論述幾個有說明性的問題。

3、顯而易見,作為不成文法的判例法,它具有自己獨特的特征。

4、美國合同法的大部分是由法官創(chuàng)制的判例法.

5、可關于這一主題有大量的判例法,適用了概括性的三權分立學說.

6、我國已有相關司法判例卻無系統(tǒng)反淡化行為立法。

7、從美國成文法和判例法來看,對貸款者責任的規(guī)定主要是監(jiān)督義務、善意義務、信托義務和懲罰性賠償義務。

8、類比推理是支撐“判例制度”的方法論基石,是英美法系法律推理的中心。

9、至于應用訟費罰則的適當準則,則可待日后透過判例來進一步建立.

10、有了免責權,他們無視利益沖突、長久以來的判例法和憲法的實質(zhì)。

11、但是,目前我國主流民法理論仍不承認判例的裁判規(guī)制作用,法律也沒有賦予法官民事判例的創(chuàng)制權。

12、然而,出自印度德奧班德的一個新判例是,只要新月在南非南部出現(xiàn),英國就應接受看月的情況。

13、本文試從法律現(xiàn)象入手,結合判例提出債權作為一種預期利益,受到侵害應受到侵權法的保護。

14、但由于我國認識較晚,且沒有任何司法判例,因而理論界對其研究尚不夠深透。

15、但是,在來自喀麥隆和伊朗男子的判例案件中,三位高級法院法官一致通過的政策卻違反了聯(lián)合國難民公約。

16、法律專家說她的案子不會成為判例,因為它是庭外和解的。

17、商標淡化理論起源于美國的學術探討以及德國的判例理論,在一些國家得到了立法認可。

18、我國行政法目前應當優(yōu)先承認判例和政策的不成文法源地位。

19、但這兩個關鍵概念經(jīng)隨后的判例法發(fā)展而被推敲得愈發(fā)精練.

20、罰不當罪固然不足以威懾來者,但即便用重典,難道就可以永絕後患嗎?壹個偶然的判例無論多麼嚴厲,都不能替代社會機制尤其是法律機制的這時調(diào)整。

21、美國2000年通過了修訂的統(tǒng)一仲裁法,確立了一些新的原則和規(guī)范,可謂融合了現(xiàn)行仲裁實定法與判例法的精神于一身,足以代表美國仲裁法制現(xiàn)狀。

22、首先,環(huán)球音樂集團在一項生命中發(fā)生藥尋求復審并聲稱,不論如何,該裁定都不是判例。

23、在一些離婚法規(guī)被高度成文化的相似的國家,這一規(guī)定發(fā)揮的作用很好,在那里判例并不重要而且法官的酌處權也有限。

24、民法典是建構和生成的統(tǒng)一,它需要大量的單行法、習慣法和判例的支撐。

25、我國刑法學界對于英國刑法中的犯罪故意在理解上值得反思,英國刑法犯罪故意需從判例法和制定法兩個角度加以理解。

26、從確立私立地位的達特茅斯學院案,到維護“平權措施”的“貝克案”,經(jīng)典判例對整個高等教育的發(fā)展無不影響深遠.

27、到聯(lián)邦最高法院任職前,我在一家出版社當法律編輯,曾編輯過多套法律書籍,其中就包括商業(yè)版的聯(lián)邦最高法院判例匯編,也就是我現(xiàn)在從事的工作。

28、由于總檢察長辦公室的機構職能,我們有特別義務遵從最高法院的判例,并以開誠布公的方式展開辯訴工作。

29、罰不當罪固然不足以威懾來者,但即便用重典,難道就可以永絕后患嗎?一個偶然的判例無論多么嚴厲,都不能替代社會機制尤其是法律機制的適時調(diào)整。

30、如果徐府擁有良田萬頃,戚總兵饋贈白金萬兩,主要不是因為季審法庭曾經(jīng)調(diào)閱愛德華四世以來的判例,而是因為這樣的文章讀起來比較鏗鏘有力。

31、縱使斷案是以圣人敕令和中書省判例為準,但我相信,中書省判例中絕不會允許公主私下里隨意將人刑死,閣下不要虛張聲勢大而化之。

32、我們國家司法體系沒有判例法傳統(tǒng),一起典型的判例對后續(xù)類似案件的指導意義可大可小,基本上要依靠檢察院及法官的現(xiàn)實操作與選擇。

33、要說后世傳承最相類似者,或許是民國時期“六法全書”的“判例解釋例”體系。

34、封面上還印有4冊書的主題內(nèi)容,分別是訟師的稟單、辯訴;法院的判例、批詞;律師的訴狀、辯訴;名人的公文、函牘。

熱門造句

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wǎng)絡或由網(wǎng)友提供,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將立即處理!

Copyright © 2020-2023 795造句詞典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019715號-29

免責聲明:本站非營利性站點,以方便網(wǎng)友為主,僅供學習。合作/投訴聯(lián)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