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訛脫造句
“訛脫”的解釋
訛脫[é tuō] 訛脫 訛脫,指(文字上)錯誤和脫漏。語出宋 趙善愖 《柳文后跋》:“及到官,首取閱之,乃大不然,訛脫特甚?!?/p>
用“訛脫”造句
1、因?yàn)槲宜接邢?文中肯定多有訛脫,讓大家見笑了.
2、,把創(chuàng)作權(quán)給了文姬,但原文無訛脫之跡,是錯的。
3、修訂本改正原點(diǎn)校本破讀之處,糾正訛脫衍倒。
4、全書10卷氣韻貫通,字體和墨色前后一致,無錯訛脫漏,顯示了明代抄本的風(fēng)格和抄書家的功力。
5、古代科舉分房閱卷,從此之后,再無《儀禮》之房,因此,誦習(xí)《儀禮》的學(xué)者寥若晨星,《儀禮》屢經(jīng)翻刻,訛脫衍倒之處在在多有,但由于誦習(xí)者少,很少有人問津。
6、今歲夏秋之間,浙中時疫俗名吊腳痧,亦頗類此,爰急重梓,以廣流傳,至原抄本內(nèi)字畫容有一二訛脫之處,無以考證,姑仍其舊,以俟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