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妄語造句

“妄語”的解釋

妄語[wàng yǔ] 妄語 (漢語詞語)妄語是一個漢語詞語,讀作”wàng yǔ“,意思是虛妄不實的話、謊言;說假話。出自《后漢書·王霸傳》。與中醫(yī)、佛學(xué)相關(guān)。

用“妄語”造句

1、殺生、偷竊、妄語和邪淫,聰明的人永遠不會贊賞這四種邪惡的事情。

2、十善業(yè)道。何等為十?謂能永離殺生、偷盜、邪行、妄語、兩舌、惡口、綺語、貪欲、瞋恚、邪見。

3、殺生、偷竊、妄語和邪淫,聰明的人永遠不會贊嘗這四種邪惡的事情。

4、這絕不是一句閑言妄語,而是對股市風(fēng)云變幻的感悟.

5、淫詞,妄語,和戲笑的話,都不相宜,總要說感謝的話。

6、今天我也在這一日一夜之中,離妄語、戒妄語.

7、妄語,你自己要是不騙人,你就不會被人騙.

8、“妄語戒”是佛教的根本戒條之一.

9、不說淫詞、妄語、和戲笑的話、反要說感謝的話。

10、屁?妙哉妙哉,出家人不打妄語,大師一語既出,那是非教不可了!!

11、善、惡、貪、嗔、癡、慢、疑、妄語、綺語、殺、盜、淫。

12、無知小兒,不識本座孽陣的利害,妄言妄語,待會兒定叫你萬死難瀆。

13、學(xué)佛當(dāng)持“戒殺、戒盜、戒邪淫、戒妄語、戒飲酒”,乃至五辛、蛋奶、乳酪。

14、孩兒年幼無知,妄言妄語,如今看到咱家的鋪子生意如此之好,真是開心。

15、看似飄忽不定、妄言妄語的安倍,似乎從一開始就對自己有了清晰定位。

16、吾料定此窮措大妄語也,其必?zé)o此心。

17、覬覦名利、“狂言妄語一脈相承”,“肅清流毒”之類,明顯偏離了作品探討本身,轉(zhuǎn)而“誅心”了。

18、分別是妄語、兩舌、惡口、綺語四業(yè)主。

19、自上個世紀70年代以來,還沒有哪項產(chǎn)業(yè)敢公然說出這種帶有貿(mào)易保護主義的胡言妄語。

20、而酒能亂性,血氣難伏,一但失去自制,就殺、盜、邪淫、妄語,什麼都做得出來了!

21、從某種程度上說,稱后現(xiàn)代主義小說為不確定性的濫觴,絕非妄語。

22、只要我開口說話,就要講信用.怎麼可以用欺騙的言語或者是打妄語呢?

23、我寫出我的這些經(jīng)歷,來懺悔我曾經(jīng)所犯的淫業(yè)、殺業(yè),同時警醒世人:圣人果不妄語,不可以兒戲視之!并希望大家能依教奉行,積極改造自己的命運。

24、不善之行謂之惡業(yè),身業(yè)有三——殺業(yè)、偷盜、淫邪;口業(yè)有四——妄語、兩舌、惡口、綺語;意業(yè)有三——貪婪、嗔怒、邪見。

25、不應(yīng)圖省事,走過場,不應(yīng)以現(xiàn)成材料搪塞應(yīng)付、敷衍了事,更不應(yīng)聽信小道消息和妄語饞言。

26、顯然這不僅是安全教育的無稽之談,也是違反公序良俗和法律法規(guī)的妄言妄語。

27、由三毒所生的差別罪惡,便有三種心理的罪過,即貪、嗔、癡;四種口舌的罪過,即妄語、惡口、兩舌、綺語;以及三種身體的罪過,即殺、盜、淫。

28、一場本來可以取勝的戰(zhàn)爭,因各國人心不齊,荀偃指揮失當(dāng),尤其他那句“馬首是瞻”的妄語,最后以“不戰(zhàn)而敗”告終。

29、人民網(wǎng)與《人民日報》以及其他媒體是否受到了侮辱,那不過是個妄言妄語的問題,真假似乎并不十分重要。

30、人們不禁要問,佛教最看重“戒殺、戒盜、戒淫、戒妄語”的“四根本戒”,不打妄語,不說謊言。

31、覬覦名利、與黃帥們的“狂言妄語一脈相承”,“肅清流毒”之類,明顯偏離了作品探討本身,轉(zhuǎn)而“誅心”了。

32、假使百千劫,你所造的業(yè),無論殺業(yè)、盜業(yè)、淫業(yè)、妄語業(yè)、酒業(yè),這殺盜淫妄酒,你造什么業(yè),將來就受什么果報。

33、有犯妄語戒,未證謂證者,成妖作怪,附在樹上。

34、所以說人類不能以眼見為實,不能妄言妄語妄信,得以悟道為真。

35、‘往昔眾生為此寶故共相殘害,更相偷劫、欺誑妄語,令生死罪緣展轉(zhuǎn)增長。

熱門造句

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wǎng)絡(luò)或由網(wǎng)友提供,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將立即處理!

Copyright © 2020-2023 795造句詞典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019715號-29

免責(zé)聲明:本站非營利性站點,以方便網(wǎng)友為主,僅供學(xué)習(xí)。合作/投訴聯(lián)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