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成俗造句

“成俗”的解釋

成俗[chéng sú] 成俗 成俗,是一個漢語詞匯,意指固有的習慣、風俗。

用“成俗”造句

1、 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學乎!

2、 人,方有性,性州異;教成俗,俗州異,道化俗。

3、 學校教育是國家培養(yǎng)人才、化民成俗的重要手段,是文化傳統(tǒng)得以傳承發(fā)展的重要載體。

4、 官學作為化民成俗、長育人才之地,在兩宋學校教育發(fā)展史上發(fā)揮著相當重要的作用.

5、 我們暫停在語義的層次換句話說,暫停在語詞約定成俗的地方。

6、 從語義的角度來看,一個復合詞的意義經(jīng)常是約定成俗的,而不總是它各個組成部分意義的綜合。

7、 我們在這里所說的民間力量,就是指這種俗民對于約定成俗的事象進行自覺維護的力量。

8、 以至后來周邊百姓相沿成俗,只要是離家出遠門,即使是選擇陸路交通,也要趕來謁廟,點一炷平安香。

9、 后世人直到今天,也還相沿成俗稱南京為六朝故都。

10、 ……削發(fā)一事,本朝已相沿成俗,爾等毋得不遵法度。

11、 這里的人們哀悼親人,在萬木叢林中選柳為伴約定成俗,柳扮演了另樣的角色。

12、 多在正月農(nóng)閑期間行其事,并相沿成俗

13、 所謂才生于世,窮達惟時;而風liu遂往,馳騖成俗,媒孽夸炫,利盡錐刀,遂使官人之門,肩摩轂擊。

14、 *彎金門自來水廠進行湖庫整治工程,造成俗稱“廈門老鼠”的罕見植物“簕”棲地破壞殆盡。

15、 大抵學問是荒江野老屋中二三素心人商量培養(yǎng)之事,朝市之顯必成俗學。

16、 并將臘八粥贈送給門徒及善男信女們,以后便在民間相沿成俗。

17、 自從十六世紀以來,曾有人以認識自己及照顧自己的重要性為名,從事批判約定成俗的道德。

18、 這是一種舛戾的風氣,怎么都順手牽羊般地借一句唐詩來作文章文集的題名,古人是絕不會這樣沒自尊的,"五四"時期未見有無聊如此者,弄雅成俗何其酸腐憊賴,誠不知誰是始作俑者。木心

19、 其實,茶葉文化的浸滲或吸收到婚禮之中,是與我國飲茶的約定成俗和以茶待客的禮儀相聯(lián)系的。

20、 集合住宅的設計,卻讓我們看到了一種可能性,一種可以拋開約定成俗的市場制約,回到生活,回到土地,回到單純。

21、 與主流儒學經(jīng)院化、精英化、脫離了大眾不同,非主流儒學即鄉(xiāng)間儒生則承擔起儒學普及與教化大眾、化民成俗的工作。

22、 后魏及齊,風牛本隔,殊不尋究,遙相師祖,故山東之人,浸以成俗

23、 此教規(guī)由西山人定立,天賜子皆能遵行不悖,那些半道入教的中土之人仍沿用土葬,相沿成俗,雖有悖于規(guī)制,然追究者絕少。

24、 由于它是佛教圣樹,東南亞佛教國家信徒常焚香散花,繞樹禮拜,沿習成俗。

25、 且法令苛酷,賦斂煩重,強臣豪族,咸執(zhí)國鈞,朋黨比周,以之成俗,賄貨如市,冤枉莫申。

26、 要盡量消除研究生的防范意識和抵制意識,讓其在自然狀態(tài)下接受教育,以達到“化民成俗”的目的。

27、 應該說,行善過年本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農(nóng)歷新年期間,施貧濟老、扶危濟困相習成俗。

28、

29、 習俗道德包含著公共生活行為的價值判斷,大多數(shù)的習俗道德并非由明文規(guī)定,做的時候也是習以成俗。

30、 還每隔三天,由教師帶他們到市街去一次,觀摩風土人情,以起到“化民成俗”的作用。

31、 中新網(wǎng)2月20日電*彎金門自來水廠進行湖庫整治工程,造成俗稱“廈門老鼠”的罕見植物“簕”棲地破壞殆盡。

32、 “知類通達”,“強立不反”二語,可以為“明明德”之注腳;化民成俗,近悅遠懷三語可以為“新民”之注腳。

33、 在百年師大賦中,赫然在目的一句話是——“化民成俗,其必由學;溫故知新,可以為師。

34、 大學的精神在于發(fā)揚人性之善,培養(yǎng)健全人格,修己立人,推己及人,化民成俗,改良社會風氣。

35、 船主為了答謝唱戲的補船之恩,決定不收渡費,以后便相沿成俗。

36、 “建國君民,教學為先”,“化民成俗,其必由學”。

37、 直取其清談雅論,剖玄析微,賓主往復,娛心悅耳,非濟世成俗之要也。

38、 成弘以后,土人亦有精其業(yè)者,相沿成俗,于是震澤、黃溪數(shù)十里之間,居民乃盡逐綾綢之利。

39、 而設教興學是化民成俗、鞏固國家的百年大計,必須以養(yǎng)民為先,養(yǎng)之而后教之。

40、 又比如,船山以包拯為例,強烈批評酷吏激起百姓之戾氣,強調“養(yǎng)天下之和平”,指出政治之最終目的乃是化民成俗,養(yǎng)百姓和平之氣,這是政治的出發(fā)點。

41、 給中國婦女帶來巨大痛苦的纏足究竟起于何時一直沒有準確的說法,有南北朝說,也有五代南唐說,總之在南宋年間已積習成俗,到清末已有千年之久了。

42、 廣州周街都是涼茶鋪,廣州人代代流傳、相習成俗,時至今天,涼茶仍然是廣州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生活元素。

熱門造句

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wǎng)絡或由網(wǎng)友提供,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將立即處理!

Copyright © 2020-2023 795造句詞典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019715號-29

免責聲明:本站非營利性站點,以方便網(wǎng)友為主,僅供學習。合作/投訴聯(lián)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