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愚孝造句
“愚孝”的解釋
愚孝[yú xiào] 愚孝 儒家提倡孝,特別是漢代獨尊儒術(shù),以孝治天下,每一個皇帝去世以后,在謚號前都加一個孝字,如孝文皇帝、孝武皇帝等。儒家也提倡忠,孔子講:"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論語·八佾》) 后代誤解并流行于世的一對口號是:君叫臣死,臣不死,臣為不忠;父叫子亡,子不亡,子為不孝。今人稱此口號為愚忠愚孝。
用“愚孝”造句
1、當(dāng)然,古代的愚忠、愚孝等封建糟粕,應(yīng)該被扔進(jìn)歷史垃圾堆,但一個官員需要對國家忠誠,對父母盡孝,對百姓講信用,講誠信,也要懂得禮義廉恥。
2、原本中一些違反科學(xué)理性、帶有愚忠愚孝糟粕的故事,像給魯迅以反感的“老萊娛親”、“郭巨埋兒”的故事,均剔除未取。
3、百年前的割股療親慘劇這種愚孝行為到上世紀(jì)初仍陰魂不散。
4、此等愚忠愚孝更是荒謬,若父親是奸佞邪行之輩,難道死了以后做兒子的還要遵循父之道?
5、對殘害人民的暴君盡忠,對出賣國家民族的父親盡孝,都是愚忠愚孝!
6、孝順是一個人人都喜歡的品質(zhì),但我們必須注意兩點:一、男人對自己父母孝順,卻并不代表對岳父岳母也會孝順。二、我們必須要分清孝順和愚孝之間的區(qū)別。
7、不過,同樣“郭巨埋兒”、“割股療親”等也早已被訂上“愚孝”標(biāo)簽。
8、合肥學(xué)院中文系教授王世朝表示,對儒學(xué)的過度包裝產(chǎn)生了愚忠愚孝的一系列“愚文化”,“埋兒奉母”就是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