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茶棚造句
“茶棚”的解釋
茶棚[chá péng] 茶棚 茶棚是舊時廟會期間在香道中修建的為香客提供沿途飲食、休息的場所。自城門開始,每隔3~4公里設(shè)一處,通常建在村中或村周圍,以及香道途中的平地、平臺、山洼等地。最初為松棚或席棚,后來多用原有舊廟或新建廟宇型房舍,內(nèi)供奉娘娘像或觀音像,謂之“娘娘駕”,備有茶水。每棚有1個清茶會組織,由文會中的清茶會負(fù)責(zé)。區(qū)內(nèi)舊時茶棚主要分布在妙峰山香道沿線。
用“茶棚”造句
1、吃鐵觀音茶的地方,是北京郊區(qū)一處水邊的小茶棚,原先也來過。
2、那里不象有任何店鋪的樣子,只有個小茶棚。
3、那里不象有任何商店的樣子,只有一個小茶棚。
4、去茶棚休息之前,他會在樹下休息一會兒,看看海,思考一下面前的無垠水波。
5、因此,他很快的就恢復(fù)了平民的身份,能夠在茶棚里,輕松愉快地與兒時同伴閑話家常。
6、前面有個茶棚,咱們?nèi)ツ抢镄獩霭?
7、夜宿巫溪,與洪淵、維州、徐剛諸詩友賞月于大寧河畔茶棚外,從巴山蜀水談及李白謫放,多有為詩人嗚不平者。
8、茶棚,是用杉篙、竹桿、葦席搭設(shè)的一次性簡易燈棚。
9、2月26日,農(nóng)歷正月初八,隆化縣灣溝門鄉(xiāng)茶棚村還沉浸在節(jié)日的喜慶氣氛里。
10、三步并作兩步,東方絕踉踉蹌蹌的一溜小跑向茶棚奔去。
11、近晌午,王鼎走到路邊一茶棚,并不著急趕路,在一八仙桌旁做下。
12、北城門里側(cè)的一處小茶棚子邊上坐著兩個獐頭鼠目的光膀子的漢子,他們端著手里的大碗茶,吸溜幾口,眼睛卻盯上了那商隊前面的漢子。
13、茶棚門外兩側(cè)墻壁上鑲有五彩琉璃件,題有“萬古長春”。
14、茶棚里至少也有十七八人,龍蛇混雜,很難查出是否有敵人,這讓姬清月很頭疼。
15、嘿嘿,哥哥前面有間茶棚這馬乏了,人也餓了咱……
16、一時間抖翻、茶棚、粥會等300檔各行各業(yè)的民俗‘香會’匯聚于此,后又漸漸傳入紫禁城,這才有了今天的‘廟會’。
17、虎牙山周圍崇山峻嶺,就只有此山山勢較低,有路可尋,且虎牙山位于古絲路之上,來往商客眾多,其出名之處,還因為這里有一處泉和一個茶棚。
18、七月的天氣酷暑難當(dāng),除了趕時間的鏢隊大部分的旅人都躲在茶棚下喝茶納涼等著溫度稍微降下來一些再行趕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