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排擯造句
“排擯”的解釋
排擯[pái bìn] 排擯 排擯,指排斥、擯棄。見《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齊諸儒生相與排擯,不容於齊?!?/p>
用“排擯”造句
1、 而安石乃汲汲以財利兵革為先務(wù),引用兇邪,排擯忠直,躁迫強(qiáng)戾,使天下之人,囂然喪其樂生之心。
2、 外議以鄭覃黨李德裕,排擯仲方。
3、 前時,蘭修儒以裴行寂為相,排擯異己,才杰之士芟除殆盡矣。
4、 又璋之所排擯也,劉巴者宿昔之所忌恨也,皆處之顯任,盡其器能。
5、 ……嘗疾俗儒高談弘論,不切時務(wù),由此見排擯”。
6、 似此眾濁獨(dú)清,理宜見嫉,什門老宿僧佑、道恒輩,乃借薄物細(xì)故,橫相排擯,幾興大獄(其排賢口實不值征引,讀者欲知,可看本傳)。
7、 及董和、黃權(quán)、李嚴(yán)等本璋之所授用也,吳壹、費(fèi)觀等又璋之婚親也,彭羕又璋之所排擯也,劉巴者宿昔之所忌恨也,皆處之顯任,盡其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