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椰胡造句
“椰胡”的解釋
椰胡[yē hú] 椰胡 椰胡, 中國傳統(tǒng)擦奏弦鳴樂器 。在潮州音樂中又稱冇(pa)弦。形制如板胡。音箱用椰子殼制作,面蒙薄桐木板,背開5個出音孔。用小貝殼(或竹)做馬。定弦為g、d1或c1 、g1,音域g~g2 。音色渾厚,用以合奏或伴奏。是黎族、漢族弓拉弦鳴樂器。流行于海南、廣東、福建等省。在廣東音樂、潮州音樂及福建、海南當(dāng)?shù)貞蚯?、曲藝的樂隊中使用?/p>
用“椰胡”造句
1、潮劇音樂的特色樂器有二弦、椰胡、大笛、大鼓、深波、曲鑼等。
2、杜煥早年有一最佳拍檔,是擅拉椰胡的瞽師何臣。
3、在越秀區(qū)大新路一家百年老鋪里,三弦、秦琴、椰胡等各種典型的潮劇樂器琳瑯滿目,樂器上用手工鑲滿了比指甲還薄的貝雕,花鳥蟲魚,色彩斑斕。
4、仇伯和黃伯分別是拉椰胡和高胡的,項叔本人則演奏邊造。
5、傳統(tǒng)十番樂器主要有笛子、逗管、椰胡、云鑼、狼串、大小鑼、大小鈸、清鼓等10種,后來又加進(jìn)了笙、木魚等。
6、的合奏形式(由古箏、琵琶、椰胡、洞簫組合的小合奏),經(jīng)過歷代客家箏人的豐富、充實、發(fā)展、提煉而逐漸形成的獨奏曲。
7、椰胡和逗管屬于福州特有的樂器,椰胡顧名思義,琴筒由椰子殼制成,琴面為梧桐板,音色粗獷、雄渾,其抖弓、煞弓及指法的顫音,都讓人印象深刻。
8、椰胡和逗管也屬福州特有的樂器,椰胡顧名思義,琴筒由椰子殼制成,琴面為梧桐板,音色粗獷、雄渾,其抖弓、煞弓及指法的顫音,都讓人印象深刻。
9、傳統(tǒng)十番樂樂器,主要有笛子、逗管、椰胡、云鑼、狼串、大小鑼、大小鈸、清鼓等十種,后又加進(jìn)了笙、木魚等。
10、地水南音樂器單一,一把椰胡、一個拍板就能“揾食”。
11、6位雙目失明的老人個個能唱,演奏高胡、椰胡、月琴、大阮等各類樂器都不在話下。
12、這個時期,它已經(jīng)是一種十分成熟的民樂,樂器主要有笛子、逗管、椰胡、云鑼、狼串、大小鑼、大小鈸、清鼓等十種。
13、一位聽眾興奮地說,這兩天不僅聽到二胡、古箏、琵琶這些常見民族器樂的演奏,還有揚琴、椰胡,就連從沒聽說過的三角琴也見識到了,這次的。
14、今年59歲的郭先生要表演的是海南特色樂器連奏,包括叮咚、椰胡以及大嗩吶。
15、在這種氛圍中成長的邵敬群自幼深受藝術(shù)的熏陶,8歲開始學(xué)習(xí)潮樂,能椰胡,擅揚琴,10歲便上廣州參加文藝匯演,名動省城。
16、黃照安告訴記者,目前他已經(jīng)搜集、挖掘出黎族傳統(tǒng)樂器哩咧、口弓、倫、灼吧、叮咚、牛角胡、椰胡等吹管、打擊、彈撥、拉琴等幾大類50多種樂器。
17、宋伯伯與許伯伯負(fù)責(zé)拉奏中胡、高胡;林伯伯則偏愛演奏椰胡;周大叔彈蝴蝶琴,李大叔拉小提琴;還有一位潘伯伯,吹簫就是他的拿手戲。
18、五架頭是一種傳統(tǒng)的器樂,分為軟功和硬功兩種,軟功包括高胡、揚琴、椰胡、洞簫、秦琴,而硬功則由二弦、揚琴、竹提琴、笛子、秦琴組成。
19、這場音樂會曾在維也納金色大廳演出,由廣東音樂曲藝團(tuán)歷時3年,使用廣東音樂特色樂器椰胡、高胡和樂隊打造頗具廣東特色的音樂會。
20、在龍湖鎮(zhèn)鸛巢村新區(qū),每周總有幾個晚上村民聚集,一起拉椰胡、彈揚琴,讓樂聲洗去一身的疲憊。
21、和普通的音樂會不同的是,晚會上用于演奏的樂器,全部是就地取材的、極具黎家特色的竹木樂器,包括“鼻簫”、竹笛、獨木鼓、椰胡等等。
22、目前,黃照安已經(jīng)搜集、挖掘出黎族傳統(tǒng)樂器利列、口弓、倫、灼叭、叮咚、牛角胡、椰胡等吹管、打擊、彈撥、拉琴等幾大類50多種。
23、過去純演奏樂曲時,一般配備掌板一人,鈸、鑼共一人,二仔(小胡琴)一人,椰胡一人,三弦或月琴一人,笛子兼嗩吶一人。
24、誰知道呢,頭兒,就像個游魂,那就讓我把它變成死鬼吧,椰胡,快刀來嘍。
25、記者到蔡秋標(biāo)家時,他正在摸索著制作幾副揚琴的琴筷,客廳墻上掛著他已做好的椰胡等樂器,墻邊還放著他做好的古箏和揚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