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狐疑不決造句
“狐疑不決”的解釋
狐疑不決[hú yí bù jué] 狐疑:狐性多疑;猶豫;決:決斷。像狐貍那樣多疑慮而拿不定主意。比喻同事猶猶豫豫;拿不定主意。 南朝 宋 班固《后漢書 劉表傳》:“表狐疑不斷,乃遣嵩詣操,觀望虛實?!?/p>
用“狐疑不決”造句
1、他優(yōu)柔寡斷,做事常常狐疑不決。
2、我軍兵臨城下,令守城敵軍前來談判投降,他們卻狐疑不決。
3、他做事優(yōu)柔寡斷,狐疑不決,常常坐失良機。
4、聽了他的匯報,經(jīng)理自己也狐疑不決起來,暗想道:難道這是我錯怪了他嗎?
5、事到如今,你不能再狐疑不決了。
6、你要就隨我來,不要就快些和新娘子拜堂成親。男兒漢狐疑不決,別遺終身之恨。金庸
7、夜云天點了點頭,對著狐疑不決的黃醫(yī)藥師豎定的說道,“你若不要,我可要拿走了”。
8、上官弘聞得此事,狐疑不決,匆匆趕回,步入大廳,游目四顧,只見廳中坐著二十來個中土人士,卻是一個也不識。
9、遲疑一下,只好坐下,心里狐疑不決,呆呆坐著一動不動,更不要說舉杯痛飲了。
10、楊康心中狐疑不決,還隱約有些害怕,當即又拿起幾本漫畫試了試,但是,當他拿著漫畫的時候,卻是什么都沒有,一切正常。
11、杜若興沖沖地將碗熱氣騰騰的雞湯放在桌上,邊用眼瞄下任燕那依然如春花爛漫的好看的臉上幾縷狐疑不決的神色,禁不住欣然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