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眾怒難犯造句
“眾怒難犯”的解釋
眾怒難犯[zhòng nù nán fàn] 群眾的憤怒不可觸犯。 先秦 左丘明《左傳 襄公十年》:“眾怒難犯,專欲難成,合二難以安國,危之道也?!?/p>
用“眾怒難犯”造句
1、 當局也感到眾怒難犯,決心釋放被禁的代表。
2、 眾怒難犯,專欲難成,合二難以安國,危之道也。
3、 最后城管人員看見眾怒難犯。
4、 有道是眾怒難犯,文祥雖知不會出事,也不免為古嚕嚕捏了一把冷汗。
5、 你們來意甚善,只是眾怒難犯,趕快去吧!
6、 老板想縮短工人的午休時間,但眾怒難犯,最終沒敢實行。
7、 當然,眾怒難犯的社會現(xiàn)實,導(dǎo)致司法人員更容易進行擴張解釋而且力度往往很大。
8、 個別優(yōu)勢品牌企業(yè)因懾于眾怒難犯,對明顯的品牌侵權(quán)行為也是一籌莫展。
9、 這兩個人見眾怒難犯,只得改口認輸?;伊锪锏刈吡?。
10、 國王眾怒難犯,雖開始拒絕實行,但后來還是下令處死王子和公主。
11、 《左傳》中還進一步提出了“眾怒難犯,專欲難成”和“國將興,聽于民”等重視民意的思想,認為重視民意,防止個人專欲,乃治國之道。
12、 中國俗話說專欲難成,眾怒難犯。
13、 眾怒難犯,專欲難成,秦檜三五小丑,就令他一時得勢,國法雖縱,天理難容。
14、 站在門口的羅天無奈,眾怒難犯,而他又人微言輕,根本沒被人當回事兒。
15、 如必謂民氣可抑,眾口可緘,竊恐眾怒難犯,專欲難成。
16、 實際上,大多數(shù)體育比賽對于欺騙行為都采取睜只眼閉只眼的態(tài)度,除非是對主隊犯規(guī),因為眾怒難犯。
17、 *彎地區(qū)的刑法學(xué)者也有死刑存廢之爭,惟大部分學(xué)者贊成廢除,但是大部分民眾基于治安日益敗壞,不贊成廢除死刑,因此,*彎當局在眾怒難犯之下,不敢貿(mào)然廢除死刑。
18、 不少會計界的朋友,最近向我表示,這件事讓王苗兩人來作出超重的承擔(dān),并不見得合理,問題在眾怒難犯之下,也只能如此,這是將事件簡單化的一個最好的寫照。
19、 土改時,群眾發(fā)動起來了,從前不可一世的土豪劣紳知道眾怒難犯,不得不低頭認罪。
20、 被他這么一說,現(xiàn)場剎時恢復(fù)了平靜,畢竟大家都不是傻子,都知道槍打出頭鳥,眾怒難犯,專欲難成的道理。
21、 小伙子一看我拍桌打凳的,大概也感到自己說得不對,再見眾怒難犯,不由慌了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