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牛頭不對馬嘴造句
“牛頭不對馬嘴”的解釋
牛頭不對馬嘴[niú tóu bù duì mǎ zuǐ] 比喻答非所問或兩下不相合。 明 馮夢龍《警世通言 蘇知縣羅衫再合》:“見鬼,大爺自姓高,是江西人,牛頭不對馬嘴!”
用“牛頭不對馬嘴”造句
1、 他說了一通謊話,簡直就是牛頭不對馬嘴。
2、 他總是做出一些我們不可思議的事情,說一些我們覺得牛頭不對馬嘴的話。
3、 老師提出的問題他由于精神分散而沒聽清楚,回答得牛頭不對馬嘴。
4、 他今天說話牛頭不對馬嘴,心里一定有鬼!
5、 不必擔(dān)心翻譯“牛頭不對馬嘴”,互聯(lián)網(wǎng)會在不久的將來助你一臂之力。
6、 也許他正在偷聽她這些牛頭不對馬嘴的話呢.
7、 那家外國通訊社對此事件的報導(dǎo)簡直是亂說一通,牛頭不對馬嘴.
8、 我們準(zhǔn)是彼此說話牛頭不對馬嘴,產(chǎn)生誤會了.
9、 【牛頭不對馬嘴】比喻胡拉亂扯,二者毫不相關(guān)。
10、 看到她聽課時漫不經(jīng)心的樣子,老師就讓她回答問題,結(jié)果答得牛頭不對馬嘴。
11、 霍爾德曼的有些描述是中肯的,其他一些則簡直是荒誕不經(jīng);而整個看法則是牛頭不對馬嘴.
12、 那位夫人身軀肥大,過于蒼白,冷若冰霜,同“索弗羅妮”的雅號簡直牛頭不對馬嘴.
13、 霍爾德曼的有些描述是中肯的,其它一些則簡直是荒誕不經(jīng),而整個看法則是牛頭不對馬嘴.
14、 你還別不知有漢,何論魏晉,把陸權(quán)習(xí)慣生搬硬套到海權(quán)上,那是牛頭不對馬嘴的。
15、 那些形形色*的‘啼笑因緣’,作者連黃河都沒去過,寫出來的北京生活,自然牛頭不對馬嘴,笑話百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