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再衰三竭造句
“再衰三竭”的解釋
再衰三竭[zài shuāi sān jié] 竭:盡了。形容力量一再消耗;士氣已經(jīng)低落;無法再振作。 先秦 左丘明《左傳 莊公十年》:“夫戰(zhàn),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p>
用“再衰三竭”造句
1、敵人已到再衰三竭之時;他們對兩處高地的進攻已經(jīng)失敗。
2、因為輸了前兩局,小牛隊再衰三竭,已無力應(yīng)戰(zhàn)了。
3、不注意勞逸結(jié)合,高強度的連續(xù)工作,使他飽嘗到了再衰三竭的滋味。
4、敵人已到了再衰三竭的時候,即將全面崩潰。
5、希特勒已到再衰三竭之時,他對斯大林格勒、高加索兩處的進攻已經(jīng)失敗。
6、反觀己方,正是驗證了一鼓作氣,再衰三竭之理。
7、索德羅斯能夠斬斷一切的劍面對千萬層如夢如幻的云氣,只能一鼓作氣,再衰三竭,不多時便被消耗得干干凈凈。
8、今晚,田百成一反常態(tài),蔣仁妹又不知道丈夫的心病,竊以為丈夫因工作勞累過度才燈盡油干而再衰三竭的,因此也就沒有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