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盾的近義詞
茅盾的基本資料
- 詞語:茅盾
- 拼音:máo dùn
- 解釋:茅盾(1896-1981)文學(xué)家。原名沈德鴻,字雁冰,浙江桐鄉(xiāng)人。積極參加五四新文化運動,參與組織文學(xué)研究會,并主編《小說月報》。1921年參加中國共產(chǎn)黨。1928年去日本。后與魯迅等成立左聯(lián)。建國后曾任文化部部長、全國政協(xié)副主席、中國文聯(lián)副主席、中國作協(xié)主席。并主編《人民文學(xué)》。著有長篇小說《子夜》,中篇小說三部曲《幻滅》、《動搖》、《追求》,短篇小說《春蠶》、《林家鋪子》,散文集《白楊禮贊》等。有《茅盾全集》。
茅盾的近義詞
-
近義詞1:沖突
詞語解釋:①有矛盾;爭斗;爭執(zhí):兩人在思想觀念上發(fā)生了沖突|雙方終于發(fā)生了軍事沖突。②兩種或幾種動機同時存在又相互矛盾的心理狀態(tài)。分為三種基本類型:
-
近義詞2:抵觸
詞語解釋:①撞擊;頂撞:犀兕抵觸。②觸犯;冒犯:抵觸縣官,罹麗刑法。③矛盾;相對抗:兩說相抵觸|抵觸情緒。
-
近義詞3:矛盾
詞語解釋:①《韓非子.難一》說:楚國有人賣矛和盾,夸他的盾最堅固,什么樣的矛都刺不進,又夸他的矛最銳利,什么樣的盾都能刺穿。有人問他:“用你的矛來刺你的盾,那會怎么樣呢?”那人無言可答。后用“矛盾”比喻言行相互抵觸,互不相容:自相矛盾|矛盾百出。②唯物辯證法指事物內(nèi)部或事物之間又統(tǒng)一又斗爭的雙方的關(guān)系。矛盾無處不在,無時不在,推動事物的發(fā)展。矛盾千差萬別,千變?nèi)f化,必須具體分析,區(qū)別對待??陀^事物的矛盾反映到人的頭腦中來,形成思想上的矛盾。③邏輯上有三種不同的涵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