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歷的近義詞
舊歷的基本資料
- 詞語:舊歷
- 拼音:jiù lì
- 解釋:農歷①。
舊歷的近義詞
-
近義詞1:農歷
詞語解釋:1.我國古代歷法之一。平年十二個月,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全年354天或355天(一年中哪個月大,哪個月小,年年不同)。由于平均每年的天數(shù)比太陽年約差十一天,所以在十九年中設置七個閏月,有閏月的年份全年十三個月(383天或384天,閏月在幾月份也沒有一定)。又根據(jù)太陽的位置,把一個太陽年分成二十四個節(jié)氣,便于農事。紀年用天干地支搭配,六十年周而復始。俗稱陰歷。這種歷法相傳創(chuàng)始于夏代,所以又稱夏歷﹑舊歷。 2.農業(yè)上使用的歷書。 中國舊時通用的
-
近義詞2:夏歷
詞語解釋:俗稱“農歷”。陰陽歷的一種。以朔望月為基礎,以置閏來使年的平均長度與回歸年接近。平年12個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全年354天或355天;閏年13個月,全年384天或385天。每月合朔之日,稱為初一。月的天數(shù)基本能反映月相。中國在采用公歷紀年的同時,仍沿用這一傳統(tǒng)歷法。見“農歷”
-
近義詞3:陰歷
詞語解釋:全稱“太陰歷”。歷法的一種。以朔望月為編歷的基礎。月的平均天數(shù)與朔望月長度接近,大月30天,小月29天;年的長短是月的整數(shù)倍,與回歸年無關。如古希臘歷與伊斯蘭歷等。 歷法的一類,根據(jù)月球繞地球運行的周期而制定,通常所說的“陰歷”指中國舊時用的歷法,就是夏歷。也說“農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