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戒
- 拼音sān jiè
- 近義詞
- 反義詞
詞語解釋
- 三種宜加警惕的行為。戒色、戒斗、戒得。
- 三種宜加警惕的行為。戒妄出入、戒妄言語、戒妄憂慮。
- 三種宜加警惕的行為。戒大怒、戒大欲、戒大醉。
國語詞典
- 戒色、戒斗、戒得。
- 《論語.季氏》:「君子有三戒:少之時(shí),血?dú)馕炊?,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dú)夥絼?,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dú)饧人?,戒之在得?!?/li>
- 漢.蔡邕〈太尉楊秉碑〉:「昔仲尼垂三戒,而公克焉?!?/li>
- 不妄出入、不妄語言、不妄憂慮。
- 宋.王應(yīng)麟《困學(xué)紀(jì)聞.卷二○.雜識(shí)》:「齊齋倪公三戒:不妄出入、不妄語言、不妄憂慮?!?/li>
- 文章名。唐.柳宗元撰。分臨江之麋、黔之驢、永某氏之鼠三部分,以寓言隱寓鑒戒之意。
網(wǎng)絡(luò)解釋
- 三戒 (佛教術(shù)語)
- 佛教中的“三戒”指“戒貪”、“戒癡”、“戒嗔”。佛家有所謂“貪、癡、嗔”三念
- 三戒 (詞語釋義)
- 《三戒》是唐代文學(xué)家柳宗元寫的一組寓言,包括《臨江之麋》、《黔之驢》、《永某氏之鼠》三篇散文。這組寓言是作者貶謫永州時(shí)所寫。題名“三戒”,可能是取《論語》“君子有三戒”之意。另有詞語“三戒”,在佛教、中醫(yī)和古代文獻(xiàn)中分別有不同的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