匭院

  • 拼音guǐ yuàn 
  • 近義詞
  • 反義詞

詞語解釋

  1. 1.官署名。匭使院的省稱。唐武后垂拱元年置,屬中書省,以諫議大夫及補闕﹑拾遺一人為知匭使。設(shè)方函,四面分別涂青丹白黑四色,每日暮進晨出,列于署外。凡臣民有懷才自薦﹑匡政補過﹑申冤辯誣﹑進獻賦頌者,均可以狀分類投匭。至宋太宗雍熙元年,改匭院為登聞鼓院及登聞檢院。參閱《唐六典》卷九﹑唐封演《封氏聞見記.匭使》。

國語詞典

  1. 我國古代的民意搜羅機構(gòu)??蓪⒚褚鈧鬟_給朝廷,堪稱為當今議院的前身。
    1. 《宋史.卷四.太宗本紀一》:「雍熙元年……改匭院為登聞鼓院?!?/li>

網(wǎng)絡解釋

  1. 匭院
    1. 匭院,拼音guǐ yuàn,是指官署名。

“匭院”單字解釋

:1.匣子:票~。 2.武則天時代專設(shè)鼓勵民間“言政得失”和求職、自薦或伸冤的銅質(zhì)意見箱。...
:1.(~兒)院子:場~。四合~兒?!锓N了許多花。 2.某些機關(guān)和公共場所的名稱:法~。國務~??茖W~。博物~。電影~。 3.指學院:高等~校。 4.指醫(yī)院:住~。出~。 5.(Y...

熱門詞語推薦

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wǎng)絡或由網(wǎng)友提供,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將立即處理!

Copyright © 2020-2023 795造句詞典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019715號-29

免責聲明:本站非營利性站點,以方便網(wǎng)友為主,僅供學習。合作/投訴聯(lián)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