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陽宮
- 拼音shàng yáng gōng
- 近義詞
- 反義詞
詞語解釋
- 唐宮名,高宗時建于洛陽。
國語詞典
- 唐代的宮殿。在今河南省洛陽城西洛水北岸。唐高宗時建。武則天時大事興修,常居于此。玄宗時,被謫宮人多居此地。
網(wǎng)絡解釋
- 上陽宮 (唐朝大型宮殿建筑群)
- 上陽宮,唐代大型宮殿建筑群,南臨洛水,北連禁苑,地處洛陽皇城(太微城)西南、禁苑(神都苑)之東。
- 上陽宮是唐高宗李治,武則天,在位遷都東都洛陽修建的,總面積約八平方公里。上元年間,唐高宗在此處理朝政。705年,武則天被唐中宗逼迫退位,之后就一直居住在上陽宮, 唐玄宗時,經(jīng)常在上陽宮處理朝政和舉行宴會,唐代宗李豫于開元十四年十二月十三日(727年1月9日)生于東都上陽宮,安史之亂時,上陽宮被嚴重破壞。此后上陽宮逐漸荒廢,唐德宗時廢棄。
- 上陽宮分為東西兩宮,共有六大組團,依據(jù)地形地勢分布,自然環(huán)境十分優(yōu)越。六大組團分別為:觀風殿、化成院、麟趾院、芬芳殿、本院及西上陽宮組團,氣勢雄偉,風景秀美,唐朝詩人王建有詩贊曰:“上陽花木不曾秋,洛水穿宮處處流。畫閣紅樓宮女笑,玉簫金管路人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