馉饳
- 拼音gǔ duò
- 近義詞
- 反義詞
詞語解釋
- [wheaten food]古時(shí)的一種圓形、有餡、用油煎或水煮的面食
國(guó)語詞典
- 一種面制食品。即今之餛飩。
- 《清平山堂話本.簡(jiǎn)帖和尚》:「只見一個(gè)男女托個(gè)盤兒,口中叫:『賣鵪鶉馉饳兒!』」
網(wǎng)絡(luò)解釋
- 馉饳
- 古代的一種面食,有餡。一說即“餛飩”。多見于宋代詩文。宋孟元老《東京夢(mèng)華錄·食店》:“又有菜面·.....及賣隨飯、荷包、白飯、旋切細(xì)料馉饳兒?!彼螀亲阅痢秹?mèng)粱錄·諸色貨賣》:“水團(tuán)、湯丸、馉饳兒?!彼沃苊堋段淞峙f事·市食》:“鵪鶉馉饳兒?!鄙铰取渡綎|民俗·日常食品》:“大魚馉饳(餃子)。取新上岸鮮鲅魚,片肉,剁或切為餡,少佐鹽,略加韭菜、油,包為餃子,大如小兒拳,煮熟,每碗只盛兩只,中等飯量,六七只盡飽,吃來極為酣暢。”。施耐庵《水滸傳》第一回:“太尉方纔 (cái,”才“ 繁體)爬得起來,說道:‘慚愧!驚殺下官!’看身上時(shí),寒栗子比餶飿兒大小?!币槐咀鳌?寒粟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