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執(zhí)
- 拼音fǎ zhí
- 近義詞
- 反義詞
詞語解釋
- 1.佛教語。兩種我執(zhí)之一。對于人我執(zhí)而言。也稱為法我執(zhí)。謂不知諸法由因緣而生,以為外界有獨立自存的客觀實體的妄執(zhí)。見《成唯識論》卷一。
國語詞典
- 大乘佛教否認外境實有,因此稱執(zhí)特外境實有而障礙對真理的認識為法執(zhí)。
- 《大乘入楞伽經(jīng).卷七.偈頌品第十之二》:「悟心無境界,則離于法執(zhí)。」
- 也稱為「法我執(zhí)」。
網(wǎng)絡解釋
- 法執(zhí)
- 法執(zhí),佛教用語,是斷盡一念無明以后之境界。斷盡一念無明之后,想要修行成佛才知有法執(zh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