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泡
- 拼音shuǐ pào
- 近義詞
- 反義詞
詞語(yǔ)解釋
- 水面上的球狀或半球狀氣泡。
- 用以比喻落空的事情或希望。
- 即水皰。
外語(yǔ)翻譯
- 英語(yǔ):bubble, blister
- 德語(yǔ):Blase (S), Blasen (S), Bl"aschen (S), Wasserblase (S), Wasserblasen (S), blasig (Adj), Masern (S)
- 法語(yǔ):bouillon, bulle, ampoule, bouton
國(guó)語(yǔ)詞典
- 水因流動(dòng)或外物影響而形成的小泡沫。
- 如:「雨打在湖面上,激起無(wú)數(shù)的水花和小水泡。」
網(wǎng)絡(luò)解釋
- 水泡 (詞語(yǔ))
- 1.水面上或水里面的半球狀或球狀氣泡。
- 2.用以比喻落空的事情或希望。
- 3.即水皰。
- 4.游戲。
- 5.指小水塘。(讀作xiǎo shuǐ táng )
- 【拼音】:shuǐ pào
- 【注音】:ㄕㄨㄟˇ ㄆㄠˋ
- (1).水面上的球狀或半球狀氣泡。
- 清 紀(jì)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yáng)消夏錄五》:“如露珠水泡,倏有倏無(wú);如閑花野草,自榮自落?!?孫犁 《白洋淀紀(jì)事·囑咐》:“孩子睡著了,睡的是那么安靜,那呼吸就像泉水在春天的陽(yáng)光里冒起的小水泡,愉快地升起,又幸福地降落?!?/li>
- (2).用以比喻落空的事情或希望。
- 黃中黃 《孫逸仙》:“吾不欲自棄生命而徒取死,縱此次希望又歸水泡,亦斷不用自棄之策?!薄妒斋@》1981年第5期:“后來以事去 北京 ,此議就變成了水泡?!?/li>
- (3).即水皰。
- 《人民日?qǐng)?bào)》1970.1.5:“農(nóng)藥熏得他頭昏眼花,兩條腿也出了水泡?!眳⒁姟?水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