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馬坊
- 拼音xià mǎ fāng
- 近義詞
- 反義詞
詞語解釋
- 古代在宮禁陵墓或廟宇寺院前建立牌樓,乘車騎馬的人到此,必須下來步行,叫下馬坊。
網(wǎng)絡(luò)解釋
- 下馬坊
- 下馬坊,位于南京市朝陽門(今中山門)外孝陵衛(wèi),下馬坊是明孝陵一部分,也是陵寢入口處的標志性建筑,下馬坊設(shè)1393年(明洪武二十六年)。牌坊體型偉岸,雕刻精細,書體公正,是明代初期石刻建筑的精品。
- 古代在宮禁陵墓或廟宇寺院前建立牌樓,乘車騎馬的人到此,必須下來步行,叫下馬坊?!肚鍖嶄洝ぬ炻斎辍罚骸傲陽|西兩旁,立下馬坊,禁乘車馬行走,過必下。”
- 下馬坊是一座兩柱沖天式石雕牌坊,高9米,寬6米,額上橫刻“諸司官員下馬”六個大字。即指示文武各級官員到此必須下馬步行,以保持陵區(qū)的肅穆和對陵寢的尊崇,違者以大不敬論處。
“下馬坊”單字解釋
下:1.方位詞。位置在低處的:~游?!俊I健?。往~看。 2.等次或品級低的:~等?!??!??!贰?3.方位詞。次序或時間在后的:~次?!肽??!粸槔?。 4.向下面:~達。~...
坊:[fāng] 1.里巷。多用于地名,如錦什坊(在北京)。 2.牌坊:貞節(jié)~。 [fáng] 1.小手工業(yè)者的工作場所和舊時某些店鋪的名稱:作~。油~。 2.古又同“防”?!抖Y記·坊記》:“故君子禮...
馬:1.哺乳動物,頭小,面部長,耳殼直立,頸部有鬣,四肢強健,每肢各有一蹄,善跑,尾生有長毛。是重要的力畜之一,可供拉車、耕地、乘騎等用。皮可制革。 2.大:~蜂。~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