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燈
- 拼音kǒng míng dēng
- 近義詞
- 反義詞
詞語解釋
- 利用熱空氣比重較輕而能上升的原理制成的一種紙燈。上部沒有口,燈心燒著后,熱空氣充滿在里邊,使燈向空中上升。相傳是三國時諸葛亮發(fā)明的,亮字孔明,故稱。
國語詞典
- 利用熱空氣原理所制成的一種紙燈。燈籠上部無口,燈蕊燃燒后,里邊產(chǎn)生的熱空氣比重較輕,能使燈升至空中。傳說為三國時孔明所發(fā)明,故稱為「孔明燈」。
- 也稱為「諸葛燈」。
網(wǎng)絡(luò)解釋
- 孔明燈 (紙燈籠)
- 孔明燈又叫天燈,俗稱許愿燈,又稱祈天燈。是一種古老的中國手工藝品,在古代多做軍事用途?,F(xiàn)代人放孔明燈多作為祈福之用。男女老少親手寫下祝福的心愿,象征豐收成功,幸福年年。一般在元宵節(jié),中秋節(jié)等重大節(jié)日施放。
- 相傳五代(公元907-960)時,有一名叫莘七娘的女子,隨丈夫在福建打仗時,她曾用竹篾扎成方架,糊上紙,做成大燈,底盤上放置燃燒著的松脂,燈就靠熱空氣飛上天空,用作軍事聯(lián)絡(luò)信號。這種松脂燈,在四川稱孔明燈。相傳這種燈籠的外形像諸葛亮戴的帽子,因而得名孔明燈。
- 另一種說法是相傳是由三國時的諸葛亮所發(fā)明。當年,諸葛亮被圍困于平陽,無法派兵出城求救。孔明算準風向,制成會飄浮的紙燈籠,系上求救的訊息,其后果然脫險,于是后世就稱這種燈籠為孔明燈。